我區創新機制體制推進農村飲水民生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日期:2015-08-20 11:40:36 來源: 點擊:
我區2015農村飲水安全安全工程計劃解決該區0.96萬農村居民和0.22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工程涉及25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工程于2015年3月5日開工建設,5月底提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累計完成土方2.1萬方,安裝管網26.3km。該區認真探索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村飲水民生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切實加強領導,超前謀劃工作。區政府及時召開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專題會議,全面部署工程建設任務,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各參建單位職責,建立健全區、鄉、村三級網絡體系,將工程建設落實到每一位責任領導、每一個責任單位、每一處工程建設點。區農飲辦成立4個聯系小組,實行分片負責,加強項目區協調指導工作。
推行網上公示,加強民主監督。工程開工前,及時將牽頭責任單位、配套政策、監督方式、項目建設地點、開工及竣工時間、參建單位、投資規模、預期效益等內容在市水利局、區民生網站進行公示,公開監督電話,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廣泛聽取社會和群眾意見。在工程監督檢查上,充分調動項目區和新聞媒體的積極性,督促各地搞好工程建設。成立督查小組,跟蹤督辦監督、嚴格建設程序,實行包點、包片,定期通報工程建設進度。
嚴格執行“六制”,保證工程質量。工程建設過程中,該區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實行項目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集中采購制、資金報帳制和竣工驗收制“六制”管理和用水戶全過程參與模式,切實把好工程設計關、施工隊伍關、材料采購關、質量監督關、資金撥付關、工程驗收關,同時加強對管材管件的進出庫監管,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安全。
實施并網整合,確保水質安全。該區按照“集中連片、整體推進”的原則,走“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管理企業化、供水服務專業化”的思路,努力推進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進程。多方籌集資金重點實施水質、水壓存在問題的鄉鎮水廠的并網整合工程,同時解決了偏遠山區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截止目前,已完成楊橋、羅嶺等鄉鎮水廠的并網整合工作,保障了10.48萬農村居民和1.62萬名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
加強民生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今年以來,該區積極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形式,利用“水 法宣傳月”、網站、微信平臺、現場咨詢點等形式,加深廣大干部群眾對農飲工程政策的了解,積極爭取他們的支持和參與。舉辦農村飲水建設管理培訓班,邀請專家講課,組織現場觀摩,讓學員們熟悉和掌握工程選址、建造、安裝、維修等方面知識。同時,加強信息報送,至7月底,省、市民生網站分別采用4、10篇,安徽日報、安慶日報、市電視臺均對該區農飲工程進行了報道。
創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為建好、管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該區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模式,制定管理辦法和制度,明確管護責任人,簽訂管護協議,落實管護責任,確保工程運行有序和充分發揮效益。(汪衛中)
上一篇:我區成功獲批2015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
下一篇:我區中小學生踴躍參加“勿忘國恥,圓夢中華”電影觀后感征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