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電力公司當天宣布,位于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的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于當地時間11日10時30分(北京時間9時30分)重啟,并將于14日開始發電和輸電。
川內核電站位于日本西南部,距離首都東京大約1000公里,比它與韓國首都首爾的距離還遠。
【民眾抗議】
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重啟當天,數十名抗議者在首相安倍晉三的辦公室外集會。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還沒結束,”來自神奈川縣的家庭主婦藤田穗波(音譯)說,“如果再發生像福島第一核電站那樣的事故,誰負責?”
福島第一核電站在2011年“3·11”大地震和海嘯中遭受重創,引發自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以來最嚴重的輻射泄漏事故。
金井治子(音譯)現年66歲,當年從福島縣浪江撤離。她對選擇“11日”這個令人揪心的日子重啟核反應堆表示不滿。
“我憤怒、悲傷和失望交加,”她說,“不希望其他人遭受我所遭遇的不幸。”
災難發生后,67歲的石倉章雄(音譯)二本松一直居住在福島縣二本松市的臨時住所,電工工作也不得不中斷。
“這(重啟核反應堆)讓我不禁懷疑,他們是否真正考慮過福島事件的嚴重性,”他說。
【廢料去留】
與民眾普遍關心的核安全課題相比,日本共同社向政府提出更為微觀的問題,即日本要怎么處理高放射性核廢料。
現階段,日本大約有1.7萬噸核廢料分布在各地臨時儲存池中,而重啟核反應堆無疑將產生更多廢料。
按共同社的說法,部分儲存池最早將在3年內達到承載上限。
安倍政府今年5月推出一項設想,建造一處位于地下超過300米的儲藏所,保存核廢料至多10萬年以降低放射值且對環境無害。
只是,選址工作進展并不順利。部分城市的官員拒絕參加相關會議,以免出席會議被視作有意接受儲藏所選址提議。
日本民間核監督機構“市民核信息中心”聯合主任蕃秀之(音譯)說,鑒于福島核泄漏事故,在日本尋找一處核處理所比他國更難。
“大部分日本民眾反對核能,”他說“政府如果想(與民眾)達成某種共識,透明和公平是核心條件。”(劉紅霞)(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