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文如下:
盡管中美間的一些棘手問題經常占據媒體的頭條新聞,但事實上中美在幾乎所有重要全球性問題上保持著緊密合作。這些合作不僅出自雙方的善意,更是基于兩國的根本利益以及對世界的共同責任。
今年7月,世界貿易組織《信息技術協定》(ITA)擴圍談判取得重大突破。這是世貿組織近20年來首個重要的免稅協定,意味著全球每年價值1.3萬億美元的信息技術產品貿易將免除關稅,使全世界相關產業大量企業、工人和消費者獲益。中美兩國一直就ITA擴圍談判保持密切協調與合作,并于去年11月達成重要共識。如果沒有中美之間的合作與共識,這項談判難以取得今天的進展。
中美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兩大貿易國,并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對中美而言,關鍵不在于由誰來主導貿易規則的制定,而是兩國如何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制定開放、透明、基于規則和普惠的貿易規則。這項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應對氣候變化是中美兩國共同面臨的優先事項。雙方都已做出重要的自主減排承諾,共同致力于推動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兩國都認為,減排不僅不會影響經濟增長,而且能創造更多就業和商業機會,并促進中美在相關領域的務實合作。
美國的太陽能和風能市場增長迅速,中國企業能為此提供優質實惠的產品。中國正在大力發展核能產業、推廣清潔煤技術、加大天然氣開發和利用,同樣歡迎美國的優質產品和技術。為此,希望美方摒棄早已過時的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措施,停止對中國相關產品采取不公正的貿易救濟行動。
近期伊朗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同樣離不開中美之間富有成效的合作,體現了兩國共同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堅定決心。多年來,中國恪守聯合國安理會關于伊朗核問題的各項決議,為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發揮了獨特、建設性作用。事實證明,只要中美之間擁有共同目標,雙方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和思路完全能夠相互補充、取得共贏結果。
在非洲,中美不必就“誰是非洲更好的合作伙伴”爭執不下。如果中美有效開展合作,共同為這片“希望大陸”的和平與繁榮做出貢獻,那么兩國都將是非洲更好的合作伙伴。去年,為幫助非洲國家抗擊埃博拉疫情,中國采取了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緊急人道主義公共衛生援外行動,并與美國和其他國際伙伴緊密合作。這為中美之間開展合作樹立了良好范例,完全能夠在其他領域借鑒和運用。
即使在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上,合作也比對抗更有助于解決問題。美國承認在南海沒有領土主權聲索,根本上看,美方與中方在維護南海航道開放與安全以保證商貿活動問題上擁有共同目標。中國一貫堅持與南海爭議當事方通過直接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希望美方發揮建設性作用,為對話談判營造有利氛圍。中國是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者之一。針對中國的網絡攻擊大部分源自外國。網絡攻擊具有匿名性、跨國性特點,難以追根溯源。沒有根據的指責和“麥克風外交”只能起到反效果。如果中美雙方就此開展合作而非分庭抗禮,會取得更好的結果。
中國駐美使館正在舉行“中美二戰合作圖片展”。展覽讓我們重溫了中美在攜手抗擊法西斯戰爭中結下的深厚友誼。70年彈指一揮間,但歷史的變遷并未影響中美這兩個偉大國家就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繼續開展緊密合作。在21世紀,這一合作更加重要、更顯必要。
為此,中美之間需要培養良好的“合作習慣”:要避免迷失合作的焦點,緊緊圍繞雙方的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照顧彼此的合理關切,相互學習借鑒,不斷克服合作中的障礙。尤其重要的是,不應任由分歧主導雙邊關系的重要議程。習近平主席將于今年9月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我們衷心希望習近平主席同奧巴馬總統的會晤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提供進一步指引,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