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為前所未有的中英友誼與合作而來,英國亦以前所未有的友誼與合作相待。
英方盛大而隆重的歡迎儀式,細心周到的行程安排,是對中英關系進入“黃金時代”的有力詮釋。主人用心,客人銘感。20日在英國議會,習近平表示,訪英第一天,就深切感受到中英關系的蓬勃朝氣,體會到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他歷數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國關系創下的多項“第一”,強調中英關系發展的源泉來自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支持、友誼。
白金漢宮晚宴上,習近平在致辭中對中英交往追溯更為久遠。從歷史上的文明交流互鑒,到70多年前作為二戰盟友秉持正義并肩作戰,在戰火中結下永不褪色的情誼,再至新中國成立后兩國關系不斷揭開的新篇章,娓娓道來,賓主盡歡。
隆重的禮遇背后,仍是英國人一以貫之的務實和開放。由此,對待習近平主席的訪問,英國淋漓展露出一種平等相待的尊重;一種抓住機遇、共贏發展的熱望;一種看好中國、擁抱中國的信心。
尊重。隨著習主席到來,英國對中國的尊敬和重視,呈現在整個世界面前。英國首相卡梅倫直言不諱:“我們想成為中國強有力的盟友,因為中國經濟在不斷增長,中國正日漸崛起成為世界強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強調,兩國都是國際體系維護者,英中關系是真正的全球伙伴關系,期待兩國為世界安全和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熱望。唐寧街10號已發表文告,習近平訪英期間,兩國將簽署逾300億英鎊合作協議,這將為英國創造近4000個就業機會。作為全球性貿易大國,英國率先參與亞投行,積極爭取中國基建投資,努力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平臺和跳板,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廣覓商機,在氣候變化、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問題上與中國攜手,處處展露與中國共贏發展的熱望。
信心。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一些西方輿論不斷唱空、唱衰中國。當此之際,英國繼在西方大國中率先加入亞投行之后,主動提出打造未來10年雙邊關系的“黃金時代”,再三表示愿做中國“最好的西方伙伴”“對華最開放的西方國家”。這不啻向全世界宣告,英國為中國和平崛起投下了信任票。
行前,習近平主席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就曾指出,英國表示愿做對華最開放的西方國家,這是一個明智的戰略選擇,也完全符合英國自身的長遠利益。無獨有偶,英國大報《每日電訊報》也刊文強調:“如今中國引領著潮流。紅地毯,而非戰船,才符合英國的永恒利益。”
伊麗莎白二世在歡迎習近平時說,2015年是兩國合作和友誼前所未有的年份。的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中國傳統上就是一個注重禮尚往來的國家。英國展現的尊重、熱望和信心超越了中英乃至中歐關系層面,指向21世紀新型國際關系和文明交流互鑒。兩國在金秋時節共同奏響友誼與合作的華彩樂章,利在兩國,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