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楊芳)這恐怕稱得上“史上最強陣容”的國內考察團了。來自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海關總署、證監會等14名部委主要負責人是“團員”,“團長”則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地點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新引擎,你們工商部門處在第一線,可謂先行官。”3月20日下午,李克強在工商總局視察時指出。
這句話可以看作解讀總理率眾部長到工商總局調研的關鍵,而選擇為“兩會”結束后的首選考察地,李克強此舉也是蘊含深意。此次調研,李克強還說了哪些話,釋放什么信號,請讓人民網隨行記者為你獨家揭秘,深度分析。
放——部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年內務必實現“一照一號”
雖然此次考察時間還不到兩個小時,但李克強行程緊密:兩個考察點和一個座談會。細細琢磨這其中的一舉一動都透露出不少信號。首先在企業注冊局注冊指導處,李克強著重考察了商事制度改革進展情況及改革成效。
就在半個月前,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務小微企業發展,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如果說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是改革的“重頭戲”,那么商事制度改革就是簡政放權的“先手棋”。這也是李克強首先到注冊指導處的用意。在這里,他指著墻壁上題為《企業注冊局(外資注冊局)落實商事制度改革進行時》的展板問,“現在最難啃的硬骨頭是哪一塊”?
負責人直言,是將工商、稅務、質檢的“三證三號”合并為“一照一號”,一旦實現將極大地便利申請人工商注冊,辦結時限只需3到5天。目前全國有19個地區推行實施了“一照三號”的改革,將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號統一記載于工商營業執照上,實現三證合為一照。
“雖然‘一照三號’已經很大程度上有所改進,但是辦事還是有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對創業者來說,”李克強指出。他隨即要求陪同考察的有關部門領導,年內必須實現“一照一號”。
離開這間辦公室前,李克強還不忘叮囑說:“加快推進‘一照一號’,把需要破除的障礙找出來,國務院會下決心解決。”
“破除障礙”是李克強此行反復強調的詞句。這位曾在安徽省鳳陽縣擔任大隊支部書記的總理,甚至提起30多年前那場始于安徽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指出其意義就在于打破了束縛于農民的障礙。
“政府不操心能行嗎,我們管的不適當的地方太多了!”李克強還說起了“兩會”結束后的記者招待會上,當被問到創業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政府為何要操心時的回應。
這也是他一而再、再而三部署商事制度改革的原因之一。一組來自工商總局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改革對于激發市場活力所起的重大作用。從去年3月至今年2月,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340.73萬戶,同比增長近20%,平均每天新登記注冊企業有1.05萬戶,可謂“井噴式增長”。
管——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工商部門是“守護神”
正如李克強所說,“簡政放權并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放管結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此次到訪工商總局,他第二個考察點是數據分析室,考察企業法人庫平臺、信息公示平臺和市場監管平臺建設及應用情況。
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去年新登記的市場主體超過60%保持經營活躍狀態。總理說,這個數字不容易,但還要想方設法提高它們的“活躍度”,“現在它們已經出生了,下一步要讓它們活下來、活得好”。
這位多次主持座談會,傾聽來自一線聲音的總理,深深地了解新設立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登記注冊的各種不易。
去年以來,李克強“三顧”地方工商部門。在濟南工商局,李克強將90分鐘時間給了新注冊的小微企業主,傾聽這些受到政策“福蔭”者的心聲,并表示還要進一步探索和落實改革政策。
在海口工商局,李克強聽聞注冊企業出現井噴式增長之后,明確了政府應該做的“一高一低”的事情,即讓百姓創業收入提高,生活成本降低。
在天津工商局,李克強給圍上來的創業者們掏了心窩子,說凡涉及政府層面的問題,都可以研究調整,創造條件,政府會給你們創業“增加營養”。
此次來到工商總局,他用“守護神”來形容工商部門在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沒有放管結合,市場將變成劣幣驅逐良幣而不是優勝劣汰。
李克強指出要依托大數據完善監管平臺,探索建立統一監管機制,加快推進綜合執法,堅決防止彈性執法、選擇性執法,提升執法公信力。
李克強尤為贊賞工商部門對企業年報信息的搖號式檢查,而且是檢查對象和檢查主體的“雙隨機”式搖號。他要求參加座談會的質檢總局、工信部等部門,聯合工商總局搭建一個全國統一的企業信息公示平臺,真正實現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形成部門聯動和聯合懲戒機制。
扶——我們要有大企業頂天立地 也需要小微企業鋪天蓋地
今年全國“兩會”,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的“雙引擎”成為熱詞。3月5日,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我們要把握好總體要求,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推動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兩會”后首個考察點工商總局,李克強在座談會上再次強調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新引擎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們簡化審批、放寬準入,催生小企業“鋪天蓋地”涌現,不僅可以更好激發群眾創造力、帶動就業,而且有利于提高社會化協作配套水平,促進大企業“頂天立地”。
他對在場的14位部委主要負責人說,“可干的事情太多了!”李克強以自己到義烏網電村考察的經歷舉例,800多戶人家注冊了2000多家企業,促進了上萬人就業。
“新業態讓人想不到!”李克強感嘆說,“老百姓各種各樣的智慧無窮無盡,打掉一個枷鎖、清除一個束縛就能迸發無限熱情。”
李克強說自己一年來壓回去不少文件,“一會兒這個要管,一會兒那個要管,要這么多管賬的管死了,恐怕還得在放活的過程中管好,而不是在管理的過程中管死。”
李克強強調,簡政放權對政府是自我革命,要從全局出發“忍痛”前行,也是打掉尋租空間。他要求各部門都要主動謀劃,形成合力,端出更多便民利企的改革“好菜”、“新菜”,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