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經濟轉型,必須具備戰略思維。作為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城市,貴陽沒有走高投資、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老路,而是優化理清發展思路,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全面搶抓新興產業布局的歷史機遇期。2014年5月,率先出臺《貴陽大數據產業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把大數據產業打造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這種超前謀劃的戰略思維,使得貴陽牢牢搶占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為打造“中國數谷”繪出了清晰藍圖。
產業發展、經濟轉型,必須找準發展道路。貴陽發展大數據產業,具備生態環境、資源稟賦等眾多先天優勢,也面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制約和挑戰。貴陽銳意創新、揚長避短,與北京中關村合作建立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發揮本土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養力量,突破人才瓶頸;既注重引入市場機制以激發活力,又注意緊貼民生改進運營,彌補資金、技術不足。今年元月,貴陽市委、市政府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對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優勢作了一攬子部署,可謂匠心獨運、引領風騷,為打造“中國數谷”趟出了正確途徑。
產業發展、經濟轉型,必須堅持實干苦干。強基工程、筑云工程、智端工程、掘金工程“四大工程”,成為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四驅動力”。創新三個機制、建設三個支撐平臺、推進六類云計算應用、發展六大產業方向,“3366工程”指明了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行動方向。貴陽立足實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深耕大數據產業,為打造“中國數谷”提供了實力支撐。
栽得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貴陽篤志力行、辛勤耕耘大數據產業,“中國數谷”定將根深葉茂,源浚流長。(謝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