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轉促】宜秀區打造“宜游”之地
日期:2015-09-30 08:56:43 來源: 點擊:
——美景串成鏈 擦亮游招牌
黃梅戲鄉,名人故里。隨著中秋、國慶長假的到來,宜秀區陸續推出各種精彩活動,豐富市民假日生活。在楊橋鎮溪安村月溪酈園里,前來游玩的市民紛紛可以在農場認領租種自己的菜地;歡喜雀躍的孩子們正在余灣柑橘基地盡情采摘新鮮金桔;裝扮一新的靈山石樹、鮑沖湖景區游人如織。在五橫鄉400畝桂花基地里,周邊市民可以在基地里“聞著桂花賞月品美酒”。在羅嶺鎮東方紅圩龍蝦養殖基地里,近千個家庭親子游體驗釣龍蝦的樂趣,欣賞萬畝稻浪的壯觀場景……甘甜可口的桔子、采摘體驗的樂趣、互動游玩的歡樂以及農家樂的豐盛美食,讓周邊市民流連忘返。
2014年9月,市委市政府提出重點打造“宜游宜秀”,在宜秀區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和休閑旅游業,宜秀區按照“宜秀主動、市區聯動”的要求,堅持“兩條腿走路”,統籌城鄉旅游發展,一手抓規劃引領,一手抓項目推進;不斷整合資源,加快轉型升級,開發旅游新產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將“美景串成鏈、擦亮游招牌”,全力打造“宜游”之地,讓城里人來玩有看頭,讓農村人種田有賺頭。
美景串成鏈、擦亮游招牌。該區通過整合景點、加強配套等一系列舉措,擦亮宜秀區的旅游招牌。該區將“山水風光、田園生態、名人故居、黃梅文化”等景點串點成線,以骨干旅游景區建設為重點,以休閑農舍、休閑山莊、農業科技園區為基礎,逐步形成點、線、面結合的旅游休閑農業體系。依托城市近郊優勢,以旅游促生態建設、促環境保護、促文化傳承,大力發展“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的旅游村鎮。楊橋鎮重點發展鄉村休閑農家樂和農莊,白澤湖鄉重點發展鄉村酒店;依托重點景區優勢,羅嶺鎮重點打造景區接待驛站;依托農業資源優勢,五橫鄉重點建設農業休閑觀光基地;依托區域政治和文化中心優勢,大龍山鎮則重點發展社會餐飲和農家旅店。各鄉村旅游點積極開發游客參與性、體驗性和趣味性較強的復合型鄉村旅游產品,切實滿足了市民近郊游需求,“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人”的鄉村旅游格局已經顯現。現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1處,優秀旅游鄉鎮3個、最佳旅游鄉鎮1個,生態旅游村2個。
為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景區景點形象。該區整合各類建設資金5000多萬元,建設五橫鄉楊亭村起步區、兩鄧故居入口道路建設,并將22路公交車延伸至兩鄧故居;拓寬硬化了通往菜籽湖濕地7公里道路以及葡萄園等種養殖基地的道路;對楊橋鎮對農家樂一條街、靈山石樹景區和鮑沖湖景區進行改造提升……目前,圍繞著宜游宜秀的配套及基礎設施建設等一項項工程有序開展,生態停車場、旅游道路、旅游公廁、咨詢中心、餐飲等配套設施逐漸完善,為鄉村旅游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用資本打造項目,以項目吸引游客,讓游客繁榮經濟。該區拿出“真金白銀”,及時制定一系列的獎補政策,支持發展都市農業和休閑旅游。對興辦農家樂的經營戶,政府給予每戶5000元的引導性資金扶持;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規劃建設的單位,區財政按照當年實際投資額的5-10%予以補助;對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要求實現長期結構調整的,區財政按每年100元/畝的標準補助;對當年造林植樹的提供300-500元/畝的苗木補助。目前宜秀區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戶數量和規模進一步增長,總數已達到150家,發展態勢迅猛,成為該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農民就近在農業園務工年收入2萬多元。宜秀區還被評為全省首批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區),全區較為成熟的農家樂經營戶有120家,鄉村酒店和農家旅館200多家,鄉村休閑場所10多處。2014年,全區鄉村旅游從業人員達4000多人,投資規模5964.1萬元,接待游客120萬人次,鄉村旅游總收入達4.16億元。2015年上半年,全區共接待游客183.6萬人次,同比增長20%;實現旅游總收入18.36億元,同比增長30%。
宜秀區抓住現有旅游產品做精做細的同時,開發創新參與性強的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先后推出一批精品“一日游”、“二日游”線路,舉辦了“中國鄉村游——萬人游宜秀”、宜秀區農家樂美食節、踏青節、采摘節和野生玉蘭節、觀鳥節、梨花節等鄉村旅游節慶活動,帶動了鄉村主導產業的發展,吸引了成千上萬市民和游客前來休閑體驗。“戲鄉羅嶺”、“醉美五橫”、“大美楊橋”、“宜游大龍山”深入人心,鄉村旅游熱態初顯,為市民提供一種新的旅游生活方式。同時,引入市場化機制助力“宜游宜秀”,與旅行社合作共贏,強力推介精品旅游線路,提升了宜秀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后到安慶旅游,不再只有天柱山、花亭湖,宜秀區將是一個新的選擇。
(方華 葉帥)
上一篇:9月28日安慶日報推出宜秀建區十周年專題報道:龍山鳳水鋪畫卷 怡人宜秀展新顏
下一篇:省人大常委會視察組來我區視察民生工程實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