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安徽日報:黃梅故里赤龍飛
日期:2015-06-22 10:49:52 來源: 點擊: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6月16日,五月初一,一大早羅嶺鎮岱賽湖上鑼鼓喧天,7000多畝的湖面上,10條龍舟劈波斬浪,頭戴黃色頭巾,身穿黃色馬甲的農家漢子正應著鼓點揮舞木漿。根據當地風俗,端午節前的五月初一、三,當地群眾都要送龍舟試水。這是今年端午節的第一次龍舟試水。
羅嶺鎮是安徽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黃梅戲表演大師嚴鳳英就出生在該鎮的黃梅村。這里水域廣闊,湖泊眾多,擁有悠久的水鄉端午習俗。岱賽湖上賽龍舟民俗已有300余年歷史,寄托著民眾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也有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最老的一條龍舟已有250多年的歷史。
在現場,我們看到最長的一條赤色龍舟,經過多年油漆,龍舟表面閃著明亮的光澤。據介紹,這條龍舟21.8米長,上面有38位水手,加上舵手和鼓手一共有40人。今年,已經70多歲的嚴松應和鄧啟明還饒有興趣地參加劃龍舟活動。嚴松應是嚴鳳英大師的堂弟,身板硬朗,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的多。他充滿信心地說:“我劃了50年的龍舟,是個老把式了,今年要一定要帶領大家爭個頭名。”鄧啟明介紹:“傳統的祭祀活動大致分六個流程:儀式開始,眾人侍立、凈手、斟酒、焚香、祭讀、參拜。現在,在龍舟下水之前,也要舉行畫龍點睛和龍舟起水儀式,給下水的每艘龍舟逐一開眼點睛,擊鼓助威,鳴鑼開道,最后是龍舟競渡。”
羅嶺鎮宣傳委員胡孔天介紹, 如今的龍舟比賽除了保留祈福祭祀傳統外,還成為一項全民健身、傳承傳統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動。今年,羅嶺鎮專門在岱賽湖舉辦龍舟文化節。期間,當地不僅有傳統的賽龍舟比賽,還在岱賽湖畔搭起大舞臺表演黃梅戲和當地有名的胡氏龍燈。同時,該鎮還組織村里的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包粽子比賽。記者 胡勁松 通訊員陳秀根
上一篇:重大民生工程引江濟淮年內開工 涉及楊橋鎮5個村社區
下一篇:品粽嘗梅話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