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按照“加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設投入,注重民生水利工程建后管護,充分發揮民生水利工程效益”的工作思路,在高標準、高質量新建一批民生水利工程同時,多措并舉加強民生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減輕洪澇災害損失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管理機構健全,崗位責任明確。該區民生水利工程均成立了管理機構,明確規定各類人員的職責,建立了安全管理、調度運行管理、巡查檢查管理、維修養護、事故處理及報告、資料檔案管理、考核獎懲等制度。
二是安全管理有效,日常觀測規范。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該區民生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由所在地的政府行政領導擔任安全責任人,對工程安全管理負總責,協調有關部門、單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工程日常檢查,定期巡查和觀測,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并報告主管部門。
三是維修養護有力,調度運用順暢。該區民生水利工程按照“經常養護,隨時維修,養重于修,修重于搶”的原則,對水庫、水閘、泵站等,定期進行養護、定期檢修,保持工程設備完整完好。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建設標準,結合工程現場地形地貌情況,優化調度運用方案,綜合利用水資源,充分發揮工程的綜合效益。
四是籌資渠道多元,管護經費充足。該區民生水利工程管護經費以區級財政補助為主,以鄉鎮(街道)配套、村(居)自籌為輔。同時采用“以林養水”、“以工程養工程”等方式,充實管護經費,保證工程正常、長久運行。
五是設置民生標識,接受社會監督。該區用民主的方式推進民生水利工程,加強和改進服務質量,實行公開、便民、利民制度,確保群眾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惠民政策。該區對各類新建民生水利工程項目設置了民生標牌標識,載明建設單位、投資規模、管理單位和監督電話等內容,廣泛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加大政策公開力度,主動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社會監督。(汪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