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份正是秋收時節,為做好秸稈稻草禁燒工作,宜秀區大龍山鎮想出了好辦法,采取疏堵結合,將秸稈稻草綜合利用,不僅環保同時給當地百姓增加了收入。
“呼哧呼哧……”10月17日上午,在大龍山鎮臨時改造的扎草間里,幾臺中型草繩機正在急速運轉,機子的一端有兩名工人,負責將整理好的稻桿塞入兩個喇叭形的管道中,塞入的稻桿在一個大的木磙作用下,迅速旋轉結成草繩餅。按照木磙的大小,草繩分別結為大股繩兒和小股繩兒。在工人們的操控下,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一餅草繩便已扎好。草繩廠相關負責人朱順才介紹說,從9月下旬開始收割中稻以來,草繩廠就開始到農戶家收購稻草,目前大約收購了40多萬斤稻草,主要用于生產草繩。“我本身就從事綠化這一行的,企業需要大量的草繩子。收購稻草加工成草繩子不僅能夠節約成本,還能夠供應市場需求,增加公司收入。”朱順才說道。
為徹底解決秸稈稻草焚燒問題,宜秀區大龍山鎮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出動宣傳車輛等多種形式,深入各社區田間地頭,向村民們宣傳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有關規定、要求和重要意義。大龍山鎮桃元社區主任潘福生說,社區已經聯系了多家稻草收購企業,使稻草變廢為寶,讓企業和群眾得到創收,同時也解決了秸稈焚燒給環境帶來的污染。(劉惠子 丁厚祥 張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