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惠子 黃敏 張箭)逛廟會、看大戲是農村過年習俗。正月里,宜秀區白澤湖鄉的文娛活動傳統喜慶,金龍從正月初一舞到正月十五,黃梅戲也天天上演。
從正月初八開始,宜秀區石塘社區組織社區黃梅戲劇團開展“送戲下鄉”活動,邀請演藝劇團在社區文化廣場搭臺獻唱。正月初八,演出當日,現場人頭攢動,劇團演員惟妙惟肖的表演,贏來臺下掌聲陣陣。黃梅戲不僅為群眾送去喜悅和溫暖,也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受到了群眾歡迎。
2月18日晚7點,宜秀區白澤社區邀請放映隊在白澤社區居民文化廣場上播放抗戰電影《抵抗!抵抗!》和黃梅戲電影《六尺巷》,不一會觀眾席上坐滿觀眾。“我們常年在外打工,春節返鄉看到社區電子屏幕顯示今晚放電影,特意帶一家來觀看。”很多群眾這樣說。
春節期間是農村群眾最閑、人員最集中的時候,紅色電影有良好的教育意義,而黃梅戲是安慶的傳統戲曲,白澤社區充分利用時機,爭取讓電影公映活動發揮最大作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元宵節前,在白澤湖鄉龍華村,農民舞起金龍,金龍時而昂首騰飛,時而婉轉嬉戲,從村頭舞到村尾,家家都放鞭炮迎龍納福!龍華村舞龍隊隊長王開亮說:“龍是吉祥的象征,年年都舞,祝老百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白澤湖鄉文化站站長韓可為介紹說:“春節期間,白澤湖鄉安排了戲劇團和舞龍隊在全鄉范圍內為百姓送祝福,元宵節鄉文化廣場和大楓集鎮市場舉行兩場大型黃梅戲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