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2015年末,菲律賓給了世界一個意外:它在最后截止時刻正式簽署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成為亞投行第57個也是最后一個創始成員國。
“菲律賓還是踏上亞投行的末班車”,韓聯社30日稱,雖然菲律賓在去年下半年表態要加入亞投行,但隨著中國在南海地區的建島行動越來越大,菲律賓在簽署最后文件問題態度上出現搖擺。有分析認為,此前一直要求美國介入南海爭端和積極忽悠國際仲裁的菲律賓最終決定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主要是無法忽視可能從亞投行獲得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日本共同社分析稱,圍繞著南海的所有權之爭,菲律賓和中國存在激烈對立。但因為經濟增長和人口增加、整修交通網和發電設施等成為菲律賓的當務之急,阿基諾三世雖然一直在慎重考慮加入的利弊,但是最終還是作出了優先經濟實際利益的判斷。
習慣了中菲兩國總是在南海爭議場景中出現,各大媒體對于這一消息普遍表示出驚訝。
盡管兩國的外交官當天都強調南海和亞投行“是兩碼事”,但這個結果恐怕足以使至今仍未加入亞投行的美國和日本感到更多寂寞。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研究員葛紅亮30日對《環球時報》說,從目前看,作為中國為地區發展提供的一個公眾產品,亞投行從政治層面來講取得了成功,“它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地區大國的責任感,對東南亞外交是全面的、互利互惠的,不會故意丟下哪個國家”。
【環球時報駐新加坡、日本、韓國記者 辛斌 藍雅歌 王偉 環球時報記者 白云怡 林鵬飛 吳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