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即將于9月初在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的杭州召開,這將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時下文章,多關注杭州景致秀麗、文韻悠長的一面,殊不知,杭州還是一座擁有深厚外交傳統的城市。
杭州不僅擁有西湖等美景、大運河等歷史文化遺跡、《梁祝傳說》等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的美麗傳說,在中國外交歷史上還曾扮演過重要角色,并誕生過司徒雷登與厲麟似等多位蜚聲海內外的外交家。
杭州在外交史上多次扮演重要角色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奠定中美建交基礎的《中美聯合公報》談判卻異常艱難,在談判膠著不下時,周恩來總理提議將談判地點改到杭州,最終中美雙方在杭州八角樓就《中美聯合公報》達成一致。期間,尼克松和夫人一行在周恩來總理等領導人的陪同下游覽了西湖及靈隱寺。尼克松向記者說:“杭州很美,我在這里生活很好。”他還向杭州市贈送了4株珍貴紅杉、巨杉樹苗。尼克松的訪華行程被形象地稱為“破冰之旅”,以中美簽署《聯合公報》為句號。中美關系從此結束了長達20余年的敵對狀態,實現了兩國關系的“解凍”。
據《黨史博覽》2012年第8期《1966年毛澤東與胡志明在杭州的一次談話》一文載:毛澤東主席視杭州為其第二故鄉,曾多次在杭州接見外賓。據曾負責毛澤東警衛工作的時任浙江省公安廳廳長的王芳回憶:從1954年到1963年,毛澤東在杭州會見重要外賓達22次(批)之多。在這些人當中,就有越南黨和國家領導人胡志明,而且不止一次。1965年6月,毛澤東又一次在杭州會見了胡志明。這一次,胡志明在游覽西湖時寫下了《游西湖有感》,其中寫道:“天下有兩個西湖,在杭州和河內。中越唇齒情義深,深過西湖千萬倍。”
2014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第五次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研討會舉辦地也選在了杭州。中美雙方就雙邊反洗錢監管合作備忘錄、犯罪資產沒收及追回的國際合作、刑事司法合作、打擊恐怖融資、新金融交易及支付方式和虛擬貨幣管理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為開展下一階段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
杭州作為新中國的重要外交舞臺和外事接待城市,見證了中國外交的杰出成就。
1972年2月,中美雙方在杭州八角樓就《中美聯合公報》達成一致。(資料圖片由作者提供)
杭州誕生的外交家司徒雷登:解決好中美關系是對世界和平的貢獻
杭州這座彌漫著深厚文化韻味和人文之美的秀麗城市還曾孕育出如司徒雷登與厲麟似等這樣的杰出外交家。
曾任美國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他自稱“是一個中國人更甚于是一個美國人”。
這位聲名遠播的美國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天水堂教士住宅,父母均為美國在華傳教士。而他的獨生子杰克也生在杭州。他曾參與建立杭州育英書院,并于1946年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授予“杭州市榮譽市民”稱號。
司徒雷登曾創立燕京大學并擔任首任校長,為中國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二戰時,中國駐世界各大城市的新聞特派員中,90%是燕大新聞系的畢業生。司徒雷登還設法促成了燕大與美國哈佛大學的合作。燕大,如司徒雷登本人所言,盡管用了美國的錢,卻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大學。
支持中國學生的愛國行動,是司徒雷登主政燕大20多年里始終堅持的理念。1935年“一二九”學生運動,為抗議日本暗中策劃的華北自治陰謀,燕大學生徒步向西直門進發——男同學的領袖就是后來曾任新中國外交部部長的黃華。
1945年,國共內戰迫在眉睫。由于司徒雷登對中國和中國作風知之廣泛,中國各階層人士都能接受他,國共雙方都有他的學生擔任著重要職務,1946年7月,司徒雷登被任命為美國駐華大使。
司徒雷登以促成中國的和平為己任,試圖組建中國的聯合政府。可惜他的努力失敗了。他表示,中國問題不只是一個對華政策問題,而且也是關系到世界和平的問題,希望解決好中美關系,這對世界和平是一大貢獻。
1949年8月,由于美國在華政策失敗,司徒雷登不得不黯然離開生活了近50年的中國,返回美國。他于1962年9月在華盛頓病逝。
近半個世紀后,司徒雷登終于得以魂歸故里。2008年11月,這位土生土長的“杭州人”的骨灰下葬于杭州西子湖畔,他出生的地方,算是對這位“愛美國也愛中國”的杰出外交家、教育家遲來的告慰。
杭州誕生的外交家厲麟似:積極推進國民政府與德國外交關系
與司徒雷登相類似,厲麟似這位中德外交史與國聯外交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同樣也是一位生長在杭州的外交家和教育家,但他與杭州的淵源則更為深厚。
厲麟似家族世代居住在杭州西子湖畔。厲麟似的高高祖就是被公認為“歷代杭州山水名勝詩人之冠”的清代詩壇巨匠厲鶚。厲麟似的父親即是晚清金石書畫名家厲良玉。這位金石大家也是杭州西泠印社最早的一批社員,他所作的百壽圖享譽海內外。
厲麟似曾在德國游學達十年之久,除獲得法學碩士與哲學博士學位外,他還修習了政治學、教育學、軍事學及英文、法文和俄文,并游歷了歐洲各國。在留德的十年里,他結識了周恩來、朱德、朱家驊等一批留德學人,并與漢學家衛禮賢結下了深厚的交誼。甚至希特勒也曾對其賞識有加,并與其合影留念。其在留德期間積累的人脈,為他日后從事對德外交與中歐交流工作奠定了基礎。
厲麟似是20世紀30年代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國對德外交中的重要人物。他雖從未在外交部擔任過實際職務,但卻是國民政府與德國外交關系的主要推進者之一。
30年代,厲麟似曾受聘于國民政府最重要的智庫之一——國防設計委員會,任國際組專門委員,為蔣介石提供對德方面的專家意見。作為蔣介石對德外交的核心人物朱家驊的“左右臂膀”及重要智囊,厲麟似對于德國軍事顧問團在中國的存續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935年,厲麟似結識了時任國聯中國首席代表的顧維鈞。兩人志同道合,一見如故,遂結為知交。厲麟似也是30年代顧維鈞訴諸國聯外交,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理念的主要支持者。
作為國民政府時期國聯外交的主要推動者和踐行者,他積極推動中國與國聯(聯合國前身)在文教事業上的合作與互動,并主張借助國聯贏取更多國際輿論對中國人民抗日的同情與支持。
1936年3月,厲麟似與顧維鈞等人一同被推舉為國聯中國分會——中國國聯同志會理事。該會對中國爭取國際輿論生存空間和增進各國對中國的了解,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厲麟似雖不是如顧維鈞、顏惠慶一樣的職業外交家,但由于他在國聯與中歐文教界的影響力,及個人的學識與才干獲得了蔣介石等人的賞識,并成為他們在國聯外交與對德外交方面的核心智囊,使這位生長于西子湖畔,一生低調的江南文教界耆宿成為20世紀30年代民國外交舞臺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除司徒雷登與厲麟似以外,近現代杭州籍的外交家還有厲麟似的長子、新中國培養出的職業外交官厲聲教和曾出掌臺灣教育部的國民外交家杭立武等等。
回顧歷史展望今朝,有著濃厚外交歷史底蘊的杭州即將迎來G20峰會,各國政要集聚西子湖畔將迸發出怎樣的真知灼見?G20峰會又將為杭州這座歷史古城增加怎樣的國際風采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