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約翰內斯堡12月19日電 (張潔嫻)2016年將近尾聲,回首這一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南非經濟發展滯緩,而在南非的中資企業依然堅持與南非社會各界致力于深化和拓展合作,不撤資、不減產、不裁員,推進南非再工業化進程,助推南非經濟社會轉型進程。歲末之際,請跟隨人民網一起來回顧在南中資企業這一年來發生的大事:
11月下旬,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應邀訪問南非,并在訪問期間考察了庫哈工業園等中南合作項目。
12月8日,《南非中國經貿協會關于中國企業在南非發展的報告(2015/2016年度)》正式對外發布,這是中資企業在南非首度發布類似報告,在整個非洲地區也堪稱首創。
《報告》分為中、英版本,共四個章節,分析南非2015年以來的宏觀經濟形勢及投資環境,概括中資企業在南非發展的整體形勢和特點,分析中資企業在南非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展望南非經濟發展和投資環境未來走向,并從發展中南經貿合作、促進中資企業在南非發展角度,提出若干政策建議。
5月9日,南非中國經貿協會開普敦分會在開普敦市工商銀行非洲代表處辦公室正式成立。會議審議通過了南非中國經貿協會開普敦分會章程,選舉中國工商銀行非洲代表處為首屆南非中國經貿協會開普敦分會會長單位。
10月17日,南非中國經貿協會德班分會成立儀式在中國駐德班總領館舉行。成立儀式上,會員單位選舉中遠海運集運(南非)有限公司為會長單位;選舉上海振華重工集團非洲子公司為副會長單位。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成立南非中國經貿協會德班分會的報告》和《南非中國經貿協會德班分會工作章程》。
中資礦企研討南非礦業法修正草案,積極參與南非行業法制定相關議程
5月5日,南非中國經貿協會組織十余家在南中資礦企于約翰內斯堡就稍早前公布的《2016年南非采礦及礦物行業廣泛性黑人經濟振興憲章草案》進行交流研討,并統籌意見。中資企業從外國投資者的角度向南非政府提出看法,積極參與當地經濟發展變革,是有益的嘗試。
7月8日,“中國-南非企業家與記者座談會”在約翰內斯堡建設銀行大廈舉行。13家中資企業的代表與8位長期關注中非事務的南非媒體人參加座談,在現場就 “中國企業與南非媒體如何更好地溝通”發表見解并深入交流。與會人士均表示,此次座談是一次有益的嘗試,為當地媒體與中資企業之間的交流建立平臺,雙方開誠布公,相互交換見解,希望未來能夠定期舉辦這樣的對話會。
9月23日,來自近20家南非中資企業的代表在中國建設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大樓內簽名,承諾抵制象牙和犀牛角貿易。這一倡議由中國建設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南非蘭特商業銀行(RMB)、中南屋、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HSI)共同發起,意在帶動在南中資企業和華人參與野生動物保護。
當月24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7屆締約方大會(COP17)在約翰內斯堡開幕。簽名板被帶到現場,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企業在非洲的野保行動。
3月15日,南非日本工商會與南非中國經貿協會舉行交流晚宴,雙方企業建立聯系、共覓商機。日本駐南非大使廣木重之、經濟發展參贊山口勇,中國駐南非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榮延松,南非中國經貿協會時任會長邱智坤,以及中日兩國在南企業代表等30余人出席活動。
當前有410家日本企業在非洲運營,其中南非有121家。日本企業在非投資發展主要聚焦于汽車產業、自然資源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消費者市場等四大方面。
9月16日,南非姆普馬蘭加省經濟發展署與南非中國經貿協會共同在南非內爾斯普雷特市舉辦“中國-南非經貿交流對接會”,駐南非使館經商參贊榮延松率領由20余家在南中資企業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南本地130余位企業家代表出席活動。
在對接會上,雙方企業家就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制造業、礦業等領域的30余個項目進行了有效對接,達成多項合作意向。兩國企業家一致認為,本次活動為中南企業家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對接和業務交流機會,希望今后能參加更多類似的經貿交流活動。
8月30日,在南非東開普省曼德拉灣市庫哈工業區,中國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南非工業發展公司共同投資的北汽南非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舉行奠基儀式。
北汽南非公司將是一個整車企業,規模為每年10萬輛,分兩期建設完成,總投資達8億美元。當產量達到10萬輛時,將形成13億美元年銷售收入,占南非汽車業年產銷量的10%,帶動當地就業1.5萬人。
3月15日,中國出口南非的全球功率最大的窄軌內燃機車在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的旅順新廠區舉行下線,并駛上環行試驗線。其軌距1065毫米,功率3300千瓦,最高時速100公里,各項指標均居于世界先進水平,機車按照南非技術要求“量身打造”,是一款面向未來的環境友好型機車。
2014年3月,中車大連公司與南非國有運輸集團(Transnet)簽訂了232臺內燃機車供貨合同,總額約9億美元,是我國內燃機車出口海外最大的單筆訂單。中國中車出口南非的首批2臺內燃機車于今年7月抵達德班,8月開始在當地啟動本地化生產,機車本地化率將達到55%。
7月19日,華為非洲首家創新體驗中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Sandton地區開幕。該中心占地約500平方米,總投資近500萬美金,將向非洲展示前沿通信技術——利用云計算技術,將全球最新的信息通信技術及實踐實時推送到非洲,包括5G、虛擬現實、物聯網、智能家庭、平安城市等。與此同時,該中心將為當地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孵化平臺,并為南非多所高校提供開放實驗室。
開幕儀式上,華為和南非電信與郵政部簽署ICT戰略合作協議,并與四所南非高校簽訂ICT合作協議。華為將與南非郵電部緊密合作,在未來五年為南非培訓1000位ICT人才,推動非洲ICT領域創新發展。
11月3日,華為與南非郵電部攜手為南非首批“未來種子”學員舉辦送行儀式。10名來自南非高校并主修信息與通信技術專業的優秀大學生出發前往中國,先后在北京和深圳進行為期兩周的培訓,學習前沿信息通信技術,體驗中國文化。
11月16日,北京同仁堂非洲有限公司在位于約翰內斯堡市的中鋼大廈舉行新聞發布會,并在南非非洲商貿舉行揭牌儀式。同仁堂非洲公司將在約翰內斯堡、比勒陀利亞、德班三市同時開設五家門店,并從中國邀請中醫師進行巡回義診和健康講座。此外,同仁堂還將與南非著名高校開展合作,共同推廣中醫藥。
中醫在非洲的醫療實踐歷史悠久,目前已有50多年。南非尤為重視中醫藥發展,早在2000年,南非政府就承認了中醫藥在南非的合法地位,為中醫藥在南非乃至非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針灸、推拿等中醫治療方案也被南非保險公司納入保險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