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省委、省政府圍繞調結構、穩市場、防風險、提效益、增后勁,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出臺了《安徽省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并制定《關于去杠桿防風險促進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去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降成本減輕實體經濟企業負擔的實施意見》《關于補短板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的實施意見》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發展,為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力、打造新引擎。
實施方案明確“注重加減乘除并舉”。做“加法”,就是要補齊短板,擴大有效供給,提高生產力。做“減法”,就是要進一步簡政放權,降低企業成本,給企業松綁、減負。做“乘法”,就是以創新發展理念,挖掘經濟發展新動力,培育經濟增長的“乘數因子”。做“除法”,就是要有效化解過剩產能,清除經濟發展路上的“攔路虎”。實施方案提出,堅持穩中求進,抓住關鍵點,在優化現有生產要素配置和組合、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上下功夫,在優化現有供給結構、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在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提供新產品新服務上下功夫,力爭全省各級“去降補”主要目標任務一年有所突破、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取得顯著進展,發展效益和效率顯著提升,發展動能顯著增強。
圍繞“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實施方案明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圍繞調結構,推進去產能,具體包括處置“僵尸企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剝離企業辦社會功能。圍繞穩市場,推進去庫存,具體包括實行差別化調整,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大力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重組。圍繞防風險,推進去杠桿,具體包括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有效防范政府債務風險,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圍繞提效益,推進降成本,具體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等7個方面。圍繞增后勁,推進補短板,具體包括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15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