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位于安慶市東北部,有39個村民組,1018戶,總人口4200人,是黃梅戲藝術大師嚴鳳英的家鄉,也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地方,先后榮獲省級美好鄉村建設示范村、省級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等榮譽稱號。
走近羅嶺鎮黃梅村,主干道上每隔幾十米就放置了一個統一標志的垃圾桶。村里聘用2名環衛工人,配備1輛清運車,日清垃圾保潔凈。
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黃梅村充分尊重民意,通過村民自治的方式,打造群眾心中的美好鄉村。經過幾年的建設,美了鄉村,樂了鄉民。
黃梅村村民理事會主動承擔起美麗鄉村建設管理職能:負責路燈的開關與維護;與各戶簽訂“門前三包”承包合同,即各家各戶包門前環境整潔,包家禽圈養,包綠化美化;對各戶門前的樹木和綠化登記造冊,委托給農戶義務管理,不定期組織除草、剪枝。
自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全體村民在村兩委班子和理事會的帶動下,經歷了由觀望徘徊到積極支持再到自發自覺的華麗轉身,村容村貌一天一個樣。
目前,黃梅村已建成了生態文化串點成線一日游鄉村旅游公路4.5公里,建成了環組到戶水泥路68650平方米,安裝路燈471盞,建健身廣場5處,整治了15口當家塘,新建公廁4座,增設垃圾桶400只,建設集中污水處理設施11處,拆除和改造危房15000平方米,鋪設草坪2萬平方米,種植綠化樹木2萬多棵,實行環衛保潔長效機制,達到了村莊有規劃、環境美如畫、產業特色化、生活傳佳話的目標。
記者來到黃梅村當天,正趕上村民理事會召開一周一次的例會,村民們正在為建設美麗鄉村自發募集資金。據悉,到今年底為止,黃梅村又將有6個村民組整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而由村民理事會籌集的建設資金就達250余萬元。
“和中心村12個村民組一樣,黃梅村其它27個村民組都相繼成立了村民理事會。理事會在村支部領導下,充分體現各方面的意見。同時,理事會的所有重大決定,需要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黃梅村村委會主任張國文說。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黃梅村將進一步健全村民理事會各項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對村民理事會成員可以給予一定的工作經費支持,并實行考核獎勵制度,充分發揮他們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強化理事會對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進度、質量等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無縫隙的監督作用,做到每一個項目、每一個重大決定都公開、陽光、透明,讓全體村民緊緊擰成一股繩,形成美麗鄉村建設的強大合力。
鄉村美了,村民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變得豐富起來。黃梅村是黃梅戲的故鄉,文化底蘊豐厚,為了做好戲曲文章,黃梅村已經打造成以黃梅戲文化為核心的文化引領型美好鄉村,圍繞黃梅戲文化來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也有了很大地突破,現在的黃梅村已經形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美好的美麗鄉村。
為充分發揮“黃梅戲”的文化效應和“嚴鳳英”的名人效應,在村民理事會的倡議下,黃梅村正在規劃建設“黃梅戲大觀園”。積極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結合黃梅戲文化、生態文化、龍舟文化和禪宗文化,設計“黃梅村生態文化游”旅游精品線路,帶動當地群眾就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如何建設群眾心目中的美麗鄉村,關鍵是知道他們在想什么,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尊重民意,聽取民意,這是記者在黃梅村采訪的最大感受。經過幾年建設,現在小山村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我們相信,在群眾的共同治理下,這里的明天會更美好。(嵇奕華 黃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