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五橫鄉按照“鞏固、提高、擴大、延伸”的要求,持續對照“文明”這把“標尺”,時刻丈量鄉村文明的每個細節,不斷完善文明創建常態化管理機制,有效推動文明創建向科學化、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使文明創建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明晰定位,打造文明樣板鄉。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指導,規劃創建、指導創建、考核創建,從體制創新入手,在創建考評機制上進行突破,完善《創建文明城市責任目標分解》和年度績效考核制度,每月抽出5個村具體經辦人員以及群眾,互比互看互評。
廣泛動員,提升鄉民文明素質。突出“德”字,通過道德講堂及“衛生文明戶”、“美麗庭院、美好家庭”創建、“好家風,幸福一家人”講故事比賽、“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系列活動,激發農民群眾的道德熱情,培育和傳播鄉賢文化;突出“信”字,推動政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通過各村(社區)張貼“紅黑榜”,加快企業和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環境。
條塊結合,統籌融合中心工作。樹立“文明創建+”理念,構建“文明創建+美好鄉村”、“文明創建+宜游宜秀”、“文明創建+項目建設”等模式,重點圍繞“兩鄧”故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鄉政府機關及5個村部周邊環境,以及3條主線(即五虎路、楊白路、五虎環鄉路)、5條支線(即進入“兩鄧”故居、觀音寺、源浦寺、楊亭美麗鄉村示范點以及曰公農家樂的線路),推動文明創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高度融合,進一步強化部門責任,細化到部門、到崗、到人、到天。
長效常態,高密度整鄉推進。按照“每天都是創建日”的要求,把創建指標化為的常態工作,把日常化、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滲透到文明創建的每個環節,不搞大會戰、突擊戰,從“小”入手、以“實”求進。運用“互聯網+”,巧用媒體監督,通過“微五橫”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實時監督、實時通報,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成為文明創建的監督員,調動鄉直各部門、各村(社區)的榮譽感和積極性,在全鄉形成你追我趕的創建氛圍。(曹昭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