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茅巷居民的“年終獎”
日期:2016-02-25 14:52:00 來源:宜秀政府網 點擊:
1月30日,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芭茅巷社區服務樓內人頭攢動,財務室里擠滿了前來領取分紅款的社區居民。“社區居民也領上了‘年終獎’。”與記者同行的安慶市國土資源局政治處主任聶結良感慨地說。
魯召春夫婦領到自家分紅款后對記者說:“我家有5口人,每人能領取1000元分紅款。”魯召春一家2008年入股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組織,每人獲得一股基本股,股金5000元。“按每股每年分紅收益率不低于20%計算,我們5年就回了本,這幾年就是享受分紅。”
過兩天還將有一次針對“原居民”的分紅。魯召春告訴記者,社區把參加1995年二輪承包分田的人定為“原居民”,按照“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長期領取紅利,而且年年有增長,今年每人可以領到800元。“二輪承包分田時我們一家共6口人,都算‘原居民’,我父親雖然去世了,但還可以拿分紅,今年一共可以領到4800元。”
“芭茅巷社區有812戶居民、共計2310名股東,僅此一次,社區就發放紅利230多萬元。”芭茅巷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祥銀介紹。
芭茅巷社區地處安慶市近郊,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原有2196畝土地、600畝水面和房屋幾乎全部被征用和拆遷,2000多名村民被集中安置到兩個住宅小區,成為城鎮社區居民。
被征地農民就業技能薄弱,如何讓他們的生活長期得到保障?芭茅巷社區在取得居民同意的基礎上,向上級爭取政策、預留適當土地以拓寬發展空間,同時將征地補償款的1/3作為發展啟動資金,大力發展股份制經濟。按照“資金資產化、資產股份化、居民股民化”的要求,芭茅巷社區對部分集體資產進行股權量化,將集體產權份額轉化為村民個人股份,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組織,設立了基本股和發展股。其中,基本股是將部分集體資產均等量化到擁有本社區戶口的每個居民名下,每股金額為5000元,每年按不少于20%的比例分紅,居民終身享有受益權;發展股則由本社區居民自行購買,按高于同期銀行利率的標準予以分紅。
芭茅巷社區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借助這些有利條件,社區投資建設了神墩商業街,并利用預留土地建設商貿城和創業園。目前,社區固定資產近4億元,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新增近300個就業崗位,社區居民人均年收入達1.4萬元。
在定期分紅、提取發展公積金的前提下,芭茅巷社區加大了居民生活保障力度,每年撥付近80萬元向本社區老年居民按每人200元/月標準發放生活費,并建成了安慶市首家醫養結合的智能化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被征地農民繳納新農合醫療保險、為符合條件的居民辦理城鎮醫療保險;每季度向困難居民發放200~1000元不等的補助。(洪曙光)
上一篇:市美麗辦到我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考核驗收工作
下一篇:宜秀區喜獲全市“2015年度綜治(平安建設)工作先進縣(市、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