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街道芭茅巷社區:強村帶弱村 共同促發展
日期:2016-12-26 08:35:28 來源: 點擊:
原因和背景
芭茅巷社區地處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大橋經濟開發區接壤地段,緊鄰皖西南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安慶光彩大市場。社區總面積近0.5平方公里,是“安徽省百佳社區”、“安徽省和諧社區”、“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社區成功實現了村民轉居民再轉股民的過渡,創造了城市化進程中頗具影響力的“芭茅巷模式”。
象山村位于安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北部新城結合帶,轄區面積3.548平方公里,由于歷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班子整體戰斗力不強,村級場所狹小,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嚴重影響村級組織建設和干部工作積極性,黨員、群眾意見較大。
在先進促后進,發揮芭茅巷社區優勢,帶動象山村集體發展的道路上,我們進行一系列的有益探索。

1.干部互配互助。大橋街道黨委面對現狀,高度重視,選派經濟發展前沿的芭茅巷社區黨總支書記張祥銀同志任象山村第一書記,安排象山村“兩委”干部分批、定期、定崗到芭茅巷社區、神墩家居、保潔、物業等公司跟班學習,重點學習企業化管理、公司化運轉、股份制改革和網格化管理模式。通過選好配齊班子,為村級發展奠定良好的組織基礎。
2.思路相融相合。地理條件的差異,注定不能在發展思路上簡單的照搬照抄。在多次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芭茅巷社區發展思路,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新格局,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流轉田地50余畝種植彌核桃,修建象山公益性公墓一期、二期,不斷深入推進美好鄉村建設。
3.黨員素質共提。芭茅巷社區黨總支選擇經驗豐富、能力強、素質高、思路清的黨員多次到象山村開展互學互比等活動,加強兩地黨員交流溝通,組織象山村全體黨員、村民代表、村民組長到楊橋鎮溪安村、羅嶺鎮黃梅村、五橫鄉虎山村參觀黨建學習和“美好鄉村”建設觀摩,全面提升黨員素質。
1.黨員作用不斷彰顯。在強村帶弱村的基礎上,黨員在象山公益性公墓建設中、在“美好鄉村”建設中、在文明創建環境整治中、在機場大道綠化帶征遷中、在抗洪救災搶險中,黨員干部在各項工作中積極作為,不斷釋放正能量。如退休老書記蘇傳古同志主動請纓擔任村理事會會長,主動為村“兩委”分憂。
2.美好鄉村不斷凸顯。根據文明創建的要求,全面整治村級道路路面,完成2公里路牙石安裝,擺放垃圾桶到位,種植100棵風景樹,村級主要道路全部安裝太陽能電路燈,修建2條居民組道路,清淤3口當家塘,村容村貌環境整治成效顯著,建成市級美好鄉村示范點。
3.為民服務不斷優化。面對村級經濟困難的現狀,芭茅巷社區主動多方籌集資金,幫忙改擴建了一站式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計生服務室等,大大方便了群眾來訪辦事。初步建立“以強帶弱、強強聯合”的城鄉互動、互促、互建、互進工作機制,開展村居結對共建,為民服務全程代理達100余次。
4.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象山村以美好鄉村建設為龍頭,以土地流轉為抓手,大力建設象山公益性公墓,充分發揮農業區位優勢,集中培植獼猴桃基地,以專業大戶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導農民快速擺脫小農經濟束縛,逐步形成與市場需求和資源特色相適應的專業化、特色化和規模化的經濟格局。
上一篇:大橋街道精準扶貧接受省第三方測評
下一篇:12月26日安慶日報刊發:構建和諧社區 提高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