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亦強調資管業務和債券業務的風險。記者獲悉,李超在4月份的一次重要講話中,提出六大點:正確理解依法從嚴監管,著力夯實行業的合規風控基礎,做好投行的服務工作,防范化解行業風險,維護市場穩定和穩步推進行業的創新發展。
抓緊整治資金池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近期證監會約談了各大券商,要求清理資金池類債券產品。多家券商人士向記者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
“目的就是加強各類風險,不得錯配資金池,嚴懲違法違規,禁止監管套利。”一位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記者了解到,此次清理整治將由各地證監局督辦。
其實債券風險在去年就已經開始暴露。而資金池通常存在期限錯配,一旦風險暴露,會產生很大影響。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近期的內部講話中就提到,要關注資管和債券行業的風險。
李超表示,從行業來看,資管類業務與債券類業務是行業中最需要關注的兩個潛在的風險點,債券的杠桿高,還沒降下去,有些還在加杠桿。資管類業務里面異常層出,還在做一些不該做的業務,比如說資金池業務,我們發現一起就要處理一起,以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希望大家聚焦主業,聚焦主業,控制壓縮通道業務。
“基金公司高度重視貨幣基金的流動性管理,債券交易方面規則缺失,內部管控不嚴,監管忽視問題,所以債券的行業問題很嚴重而且復雜,希望各家機構能夠重視,更多的從防控風險的角度把握。”李超在會議上表示。
李超提出,過去證券公司資管業務中還有部分大集合,這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一部分的大集合產品中存資金池的問題,要抓緊清理整治。
嚴肅監管、強化處罰成常態
李超在會議上指出,近年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下,埋下了不少風險隱患,所以近期工作的重點是防控風險。行業出現積極變化說明措施是有效的,所以應當繼續實施,穩中求進。
“2016年開始監管的力度比較大,但是嚴肅監管,強化處罰力度會成為常態。”李超表示,從嚴也不是非法的從嚴,全面是要覆蓋到以前沒有覆蓋到的地方。機構應當適應這種狀態,“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是今后監管的新常態。
李超表示,證監會的監管是為了更加健康、更加規范的發展。對多數的機構而言,下一步更多的應該放在打好基礎上。“很多基礎是不牢的,甚至缺失的,這時候不要要求創新。行業里面發展比較健康,風險合規比較到位的領頭機構,可以在發展創新上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但是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實施差異化的監管,推動行業特色化經營。”李超在會議上表示。
對于證監會本身,李超指出,監管部門最基礎的工作就是監管。“證監會正本清源,樹立規范機構業務體系和組織體系,嚴格規范各種盲目追求規模,偏離主業,以錢炒錢式的偽創新,著力糾正行業發展的偏差,回歸主業,加快推進行業規范體系,提高行業自我能力,加大監管力度。”李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