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稱“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披露,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前不久審議通過了第三批試點名單,已確定將31家國有企業納入第三批試點范圍,其中既有中央企業,也有地方國有企業。目前正抓緊指導試點企業制定實施方案。
對于混改的進展速度,孟瑋表示,混改工作進度符合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部署的工作計劃安排。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對于第三批混改試點名單,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國企有望“唱大戲、擔主角”。
地方國企接棒混改
19+31,三批試點企業共計50家,混改勢頭已初步形成。
本輪混改分為三大階段:2014年元月開始的熱議階段;2015年3月開始的有序等待階段;2016年9月28日發改委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國有企業混改試點相關工作,混改進入突破階段。
隨后,發改委會同國資委于2016年啟動實施第一批混改試點,確定了東航集團、中國聯通(8.010, 0.16, 2.04%)、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11.030, -0.13, -1.16%)、中國船舶(24.670, 0.00, 0.00%)等央企列入第一批混改試點。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的提出,便是突破階段的象征性事件。
前兩批19家試點企業涉及配售電、電力裝備、高速鐵路、鐵路裝備、航空物流、民航信息服務、基礎電信、國防軍工、重要商品、金融等重點領域,特別是國防軍工領域較多,有7家企業。
從行業代表性看,這些企業都是行業領軍者,具有典型性,在這些企業開展混改試點能夠發揮示范作用。
從股權結構看,試點企業混改后股權結構都將發生質的變化,有的從國有獨資改為國有絕對控股,有的從國有絕對控股改為國有相對控股。
從混合模式看,包括民企入股國企、國企入股民企、中央企業與地方國企混合、國企與外資混合、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等,各有特色。
“前兩批混改試點名單都是央企,預計第三批的重點,一是壟斷行業,二是地方國企,特別是壟斷行業的地方國企尤為引人注目。行業方面,重點關注石油、天然氣、鐵路等。目前,上海、廣東、江西、山東、山西、遼寧等在內的省市都在出文件、作部署,地方國企混改南北呼應、上下聯動的局面將形成。”李錦表示。
9月28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強調,混改是國企改革的內容之一,而不是改革的全部,并不適合于所有的國有企業,將堅持“宜混則混、宜控則控、宜參則參”原則。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混改是企業的市場化行為,下一步要按照“一企一策”推進混改。
對此,李錦表示,不同企業的背景和特點不同,采取的思路、形式也不同,包括使用的方式方法、適用多大范圍、是增量改革還是存量改革、是在一級公司還是在二級公司進行改革、通過何種途徑推進,都不能一刀切,而是要以效果去衡量。
東航物流啟動第二批員工持股
在談到前兩批混改試點企業的改革成效時,孟瑋特別點名了中國聯通、東航物流,認為這兩家企業的混改試點方案改革力度大,市場反應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的發布打響了央企集團層面整體混改的第一槍。聯通混改采用非公開發行和老股轉讓等方式,大規模引入“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四大互聯網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
李錦表示,作為國企混改形成突破勢頭的標志,聯通混改具體有三大突破點:一是有壟斷特征的國有企業由公有制絕對控股轉向相對控股,讓出30%以上的股份,實現國有企業由國有產權的獨家治理走向國有產權與非國有產權的共同治理;二是混改層次深、方式復雜,戰略投資加財務投資,外部投資加內部控股,國企改革與扭虧轉盈轉型升級結合,觸及深層次矛盾的改革,是蹚深水的典型;三是“混改+互聯網”模式出現,互聯網民企的大規模加入,實現了業務結構上的互補,有利于國企業態向產業鏈條中高端發展。
東航物流混改今年6月正式落地。
東航董事長劉紹勇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在尋找外部投資者期間,很多社會資本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先后有百余家公司和投資者進行了接洽。“最終的股東選擇主要基于共同的價值觀,以及產業鏈資源共享、各類資本優勢互補、股權結構均衡有序等多方面的考量。”
除引進外部投資者外,東航物流混改方案中的員工持股十分搶鏡。
“國企開展股權優化近年并不少見,但國有股東股權由全資擁有一步降至50%以下的相對控股,這個力度并不多見。”民航業內人士林智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核心員工持股,這在國有航空公司業內是絕無僅有的,也為其他國企實施混改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首批持股人員的入股價格,與戰略投資者入股東航物流的價格一樣。比如東航物流的總經理此次持股不到1%,就要拿出3000多萬元的“真金白銀”入股,其他7位管理層最少的也要掏出1600萬元,再之后的則是幾十萬元到400多萬元不等。
東航物流一位管理層15日也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混改后員工的積極性和公司運營效率的確都有所提高,今年的業績也好于去年。此外,東航物流已經啟動了第二批員工持股工作,主要是業務骨干,目前方案已經做好,還在等待董事會的最終批準。
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要培育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重要選項。
李錦表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與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一種因果關系,內涵深邃,“國企改革是個大題目,混改是重要內容,做世界一流的企業是最終目標。”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立足于培育適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重構國企改革動力體系?李錦說,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就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運行機制和效能進而做到“市場機制有效,宏觀調控有度”,“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辯證統一;形成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形成內部能上能下、能多能少、能進能出的良性循環局面。堅持供給側改革主線,形成國企供給與需求的平衡,要形成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合作共贏新局面,充分發揮多元包容、混合一體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優勢”,國企民企抱團出海。
孟瑋15日在介紹已試點企業的混改進度時表示,兩批19家央企試點的重點任務正在逐步落地,試點先行先試、示范帶動的作用正在逐步顯現,超過三分之一的試點企業已基本完成引入投資者、設立新公司、重構公司治理機制、建立內部激勵機制等工作,其他企業也正在按照試點方案加快落實,“總的看,試點企業通過混改,投資實力明顯增強,杠桿率明顯降低,經營狀況明顯改善。”
發改委下一步將推動三批試點任務落地見效,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經驗,加強對地方混改的協調指導,推動形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