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w2cq"><pre id="6w2cq"></pre></ul>
    • <strike id="6w2cq"></strike>
      <samp id="6w2cq"></samp>
    • 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 正文

      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重要指示引起強烈反響

      日期:2017-08-30 08:07:29   來源:   點擊: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河北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在各地方、國有林場和林區、廣大林業工作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大家表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以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為榜樣,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共同建設美麗中國,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牢記使命擔當,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這是55年來塞罕壩林場始終不變的職責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塞罕壩林場第一代職工趙振宇非常激動:“建場初期,我們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經受住艱苦條件的挑戰,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終于換來了今天百萬畝人工林海。不折不扣完成好黨和國家交給的生態建設任務,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我們無上光榮,再苦再累我們也無怨無悔。”

      保護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三代塞罕壩人的接續奮斗充分證明,只要以堅定的恒心和毅力加快推進生態修復,一代接著一代干,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一定能夠實現生態環境根本性改善。

      天津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京津冀生態環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但與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距離。搞生態文明建設,特別需要塞罕壩人那種勇于擔當的精神,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標準、更硬的舉措,早日把京津冀建成更加耀眼的綠色明珠。”

      “茫茫荒原完全可以變成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完全可以變成金山銀山。”中央財辦副主任楊偉民表示,站在生態文明建設新起點上,要通過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創新產權模式、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等措施,加快美麗中國建設。

      地處西北地區的寧夏,東、西、北三面被沙漠包圍,荒漠化土地面積占總面積一半以上,生態環境脆弱。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馬金元說:“我們要借鑒塞罕壩的成功經驗,弘揚塞罕壩精神,從今年秋季開始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到2022年全區將完成營林造林任務500萬畝,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16%的目標。”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貴州銅仁市碧江區瓦屋鄉丁家溪村造林大戶劉洪喜10年間造林1200畝,又帶動20多戶村民自發造林4000多畝,并發展林下養雞、養羊等產業,農民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來。“我們也像塞罕壩一樣靠種樹重新恢復植被,并因此改變了生存命運,求得了長遠發展。”劉洪喜說。

      弘揚創業精神,讓祖國大地披上綠裝

      春華秋實,塞罕壩今年春天在石質荒坡種下的樟子松,正越長越壯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抓住改革奮進的發展期,實施攻堅造林計劃,植綠最后的荒地。”塞罕壩林場場長劉海瑩說,艱苦創業是塞罕壩的傳家寶,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這幾年一直從事攻堅造林的塞罕壩林場職工范冬冬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每個塞罕壩人都無比自豪、干勁十足。“在石質荒坡上種樹,可能比前輩在平地上種樹還要苦,但我們絕不會放棄,要一棵接一棵地種,早日讓綠色鋪滿塞罕壩。”

      綠色事業,既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也是一項艱苦的事業。

      對塞罕壩生態建設的歷程,甘肅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感同身受。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郭萬剛的父親就在八步沙植樹造林,是當地有名的治沙“六老漢”之一。今年66歲的郭萬剛參與治沙也已經35年了。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八步沙林場完成了20多萬畝治沙任務,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長滿了花棒、梭梭、刺槐等林木。“生活在沙漠邊的人,對生態變化的感觸更深。只要還能動,我們就會治沙不止。”郭萬剛說。

      “目前我國生態保護修復任務十分繁重,尤其是西部地區還缺林少綠,嚴重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說,全國剩余的宜林荒山荒地60%分布在像塞罕壩這樣的干旱半干旱地區,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真抓實干,才能進一步改善全國生態狀況。

      “在塞罕壩精神的激勵下,造林綠化在河北大地蔚然成風。”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表示,全省將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培育壯大綠色循環低碳經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今后,生態脆弱地區和大江大河源頭等重要生態功能區,要像塞罕壩那樣,新建一批百萬畝以上的規模化林場,集中改善區域生態狀況,爭取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全面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張建龍說。

      堅持綠色發展,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這個夏天,通過媒體的宣傳報道,來塞罕壩的游客比往年增多。在靠近塞罕壩林場的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羊場村,村民趙虎開辦的農家院迎來了一撥又一撥客人。“過去生活來源主要靠種地和放牧,現在雖然禁牧了,但越來越多的綠樹成了我們致富的‘搖錢樹’。”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在吉林省西部的向海保護區,當地百姓也有世代放牧的傳統,保護區內天然林面積由1.9萬公頃減少到現在的7000公頃。吉林省從2016年起實施保護區移民,通過禁止違規放牧,從羊口中“奪回”12萬畝固沙林地,并通過推廣圈養讓百姓找到了新出路。

      堅持綠色發展,就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福建的森林覆蓋率多年來居全國前列。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態區位發生變化,一些商品林被劃入重點生態區位禁止砍伐,林農一度面臨守著滿山林木卻不能變現的尷尬。為破解“保了生態、餓了肚子”難題,福建省2015年率先在部分重點生態區位開展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讓綠水青山的守護者有更多獲得感。

      堅持綠色發展,就要不斷完善制度保障。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要以塞罕壩林場為典型,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研究國有林區和國有林場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相關配套措施,推動各地改革任務盡快落實。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從塞罕壩這個縮影可以看到,只要堅持綠色發展,中國在創造經濟奇跡的同時,一定會創造出一個生態奇跡,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說。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責編:曹昆)

      上一篇: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八次會議強調 加強領導總結經驗運用規律 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 李克強劉云山出席

      下一篇: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多部法律和報告(聚焦審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啊灬啊灬啊灬岳| 337p中国人体啪啪| 手机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不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va在线高清| 免费在线h视频|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午夜爽爽爽男女污污污网站| 日韩爱爱小视频| 天天5g天天爽永久免费看欧美|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动漫美女被到爽流触手| 免费看黄的网页|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二女一男女3p完整版在线观看| 男人团vip每日更新番号库|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教师mm的s肉全文阅读|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日本按摩高潮a级中文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白白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韩国r级春天在线无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