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全部可辦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電子政務發展帶來的好處,可能最先體現在少跑腿上。《安徽省“十三五”電子政務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互聯網+政務服務”將全面普及。我省將建成全省統一高效的電子政務平臺,形成網上服務與實體大廳服務、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的一體化政務服務模式,實現可以在網上辦理的政府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在網上辦理,做到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我省將實施“省統一電子政務平臺工程”,打造省政府權力清單運行平臺、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平臺、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和省涉企收費監管平臺。到2020年,建成覆蓋全社會的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基本實現全省公共信用信息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交換共享。
[信息公開]民生保障領域數據率先開放
看似冷冰冰的政府數據,其實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記者了解到,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就曾提出,在開放前提下加強安全和隱私保護,在數據開放的思路上增量先行,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統一的數據開放平臺。《安徽省“十三五”電子政務發展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我省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數據開放水平將大幅提升。
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我省將在“十三五”期間實施“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工程”。我省還將打造政務大數據中心和政府數據開放平臺。依托政府基礎性數據信息化平臺,結合互聯網數據和部分商業數據等,通過數據抽取、清洗、降維、挖掘等大數據技術,為政府部門、社會公眾提供政務數據統計和挖掘分析服務。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在依法加強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的前提下,我省將按照個人、法人、涉密、非涉密等不同維度梳理整合數據,建成政府數據開放平臺。“2018年底前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初步建成,2020年底前實現民生保障領域的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
[服務平臺]打造全省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電子政務的發展,也將推動政府社會治理和科學覺得能力的提升。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建立政府決策支持服務平臺。依托政府基礎性數據信息化平臺,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推動建設政府決策支持服務平臺。通過這樣的支持服務平臺,政府可以全面、實時、精確掌握全省經濟社會整體運行狀態、管理對象的實時數據、經濟運行動態、社會輿情和公共服務效果等,政府決策將更科學、民主。
我省還將實施重要產品追溯信息化工程,建設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食品安全追溯平臺、農業生產資料追溯平臺和特種設備、危險品追溯平臺在內的重要產品追溯信息化工程。到2020年,追溯數據統一共享交換機制基本形成,追溯信息將初步實現在有關部門、地區和企業之間的互通共享。“十三五”期間,我省還將實施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工程,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