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w2cq"><pre id="6w2cq"></pre></ul>
    • <strike id="6w2cq"></strike>
      <samp id="6w2cq"></samp>
    • 首頁 > 社會民生 > 正文

      銀發族也盼“互聯網+”(視窗)

      日期:2017-05-02 08:39:30   來源:   點擊:

        人民視覺

        人民視覺

        人民視覺

        在線訂制旅游、移動理財錢包、手機健康顧問……越來越多基于“互聯網+”的產品和服務走進日常生活,讓不少年輕消費者大呼過癮。相比之下,老年人群卻受限于各種原因,沒能順暢地搭上移動互聯網快車。

        銀發族對“互聯網+”有哪些特殊的新需求?線上線下能否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試著聚焦旅游、健康、理財等三大銀發消費熱點,通過幾位老人的觸網故事,揭示“互聯網+”在老齡化社會的現實短板和發展潛力。

                

        “互聯網+旅游”——

        “看著挺方便,學會不容易”

        王 珂 耿凱麗

        “不會用旅游類的手機APP。如果只能線上預訂旅游服務,對老人來說一定會增加很多麻煩。最好的辦法是把線上線下融合起來。”

        ——上 海 楊國榮(67歲)

        “看別人刷一下二維碼就能進景區,我們心里很羨慕。”67歲的上海浦東居民楊國榮,一有空就喜歡往全國各地跑。前不久,在海南三亞某知名景區,他排隊買票花了近1個小時。細心的老人發現,在檢票口,不少年輕人拿著手機放檢票機上掃一掃,就進入了景區,省了排隊的煩惱。

        楊國榮打聽后才知道,為了減少游客排隊時間,該景區已經開通了電子門票服務。游客在攜程等手機APP上可購買門票,而且不用再單獨打印紙質版,只需在檢票口掃描二維碼就行。

        “用起來挺方便,但我們老人學起來可不容易。”楊國榮說,以前總覺得手機就是打電話、發短信,所以一直用著一部音量足、鈴聲響、按鍵大的老人手機。直到去年底,孩子給買了一部智能手機,他才開始學著用,并逐漸會使用微信等手機APP,但對于旅游類的手機APP,還是覺得很陌生。

        這兩年,線上旅游公司推出的“互聯網+旅游”服務,讓不少游客實現“手機在手,途中無憂”的旅游體驗:一鍵下單,就能解決機票、酒店、景區門票、旅行線路等一系列問題。然而,在“互聯網+旅游”的過程中,一些老人的出行需求并沒有得到很好滿足。

        對于老人來說,在線預訂行程雖然方便,但畢竟是個新事物,要慢慢熟悉。前不久,楊國榮在某手機APP上預訂了廈門一家酒店的房間,到了酒店以后,前臺工作人員說,預訂時間寫錯了。楊國榮拿出手機APP查看訂單信息,才發現把離店時間選成了入住時間。“眼神不好,再三核對了訂單,還是出錯了。”

        還有一些老人擔心線上支付的安全問題。楊國榮說,一個多月前,一位跟他年紀差不多大的鄰居,在手機上預訂了上海到長沙的航班。在去機場的路上,這位鄰居收到了自稱是航空公司的短信,內容主要是“因天氣原因,航班取消,請撥打電話更改航班”。于是,他撥打短信提供的電話,并按照“工作人員”提示,支付了400多元更改航班費用。等到了機場,鄰居才發現被騙了:航班并沒有取消,短信里的電話也不是航空公司的。“肯定是有人泄露了手機上的機票預訂信息。”

        事實上,銀發旅游的“互聯網+”潛力很大。目前,銀發旅游市場規模可觀,數據顯示,國內老年旅游比例已占旅游市場的20%左右,在旅游淡季,這一份額甚至達到50%以上。人們印象中不愿多花錢的銀發人群,正逐漸成為“高標準”“個性化”消費的群體。利用互聯網為銀發人群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成為不少旅游企業的關注點。

        楊國榮認為,如果只能線上預訂旅游服務,對于老人來說一定會增加很多麻煩。最好的辦法是把線上線下融合起來,通過線上技術手段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讓利于消費者;又可以通過提供線下的便捷服務,方便消費者。

        比如,在可以使用電子門票的景區門口,不妨增加幾位工作人員,指導老年游客使用手機預訂門票;旅游公司線上搞促銷,價格比線下優惠時,可以讓線下門店的工作人員幫助老人線上完成預訂;當發現預訂人員年齡較大時,在線旅游企業可以主動打電話,跟預訂人核對訂單信息……這些針對老年人的旅游服務,能有效幫助他們更好地擁抱互聯網。

        “互聯網+健康”——

        “能在網上看病就更好了”

        本報記者 申少鐵

        “以前,老毛病不定時發作,常急壞家人。現在有了這塊腕表,可以隨時監測血壓,一旦有異常,可以隨時呼叫醫生。但腕表還有一些功能需要改進。”

        ——北 京 張建國(68歲)

        “別小看這塊腕表,功能可不簡單!”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街道居民張建國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了他的“隨身小醫生”——智能健康腕表。68歲的張建國患有高血壓多年。去年9月,街道啟動“健康家e養老計劃”,給他配發了智能腕表。雖然看起來與普通腕表沒多大差別,但功能很多:除了打電話、語音播報、實時計步,還可隨時監測血壓、心率、血氧等健康指標,定位老人位置。

        “以前,老毛病不定時發作,常急壞家人。現在有了這塊腕表,如果血壓有大的變化,可以隨時呼叫醫生,家人放心多了。”張建國說。

        原來,這塊腕表是一個縮小版的手機,插入SIM卡后就接入移動互聯網。腕表監測到的老人健康數據,隨時上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息平臺。一旦老人健康數據出現不正常的狀態,在信息平臺監控的醫務人員就會發現,及時采取救護行動。

        前不久,張建國在陽臺上種花,搬一個大花瓶時用力過猛,導致突發高血壓,失去了意識,而此時家人出門買菜去了,情況十分危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息平臺值班的醫務人員發現張建國的血壓數據異常,緊急撥打腕表電話無人接聽后,迅速派醫護人員趕往張家。不到10分鐘,簽約的家庭醫生和急救人員就趕到了張家。通過及時搶救,張建國有驚無險。

        在張建國看來,這塊腕表最值得稱道的是操作并不復雜,老人一學就會。腕表界面的四個角都有快捷按鈕,并用相應的圖形標注出,操作起來很順手,例如輕點左上角的心形按鈕就可通過血壓計測量血壓,長按右上角的紅十字按鈕就可以撥打社區醫院的急救電話,長按右下角的撥號按鈕即可撥打親情號碼。

        張建國的兒子說,平時工作很忙,難以經常陪在父母身邊,很怕父親病倒在某個地方,無法及時搶救。現在,父親的腕表綁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他進入公眾號就能實時看到父親的血壓、心率等數據和位置,“出現意外時,如果家人在附近,可以及時趕往搶救;如果家人不在,還有社區醫院及時搶救,可以說是‘雙保險’。”

        “腕表還有一些功能需要改進。”張建國說,到了偏僻的地方和角落,腕表的信號比較弱,數據不能及時上傳。另外,腕表可以多增加一些功能,比如健康和養生建議、天氣播報等內容,如果能實現網上看病就更好了。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我國互聯網健康醫療用戶規模已達1.95億,占網民的26.6%,年增長率為28%。其中,網上預約掛號用戶使用率為10.4%,網上咨詢問診、網購藥品、醫療器械、健康產品等用戶比例在6%左右。總的看,“互聯網+健康”服務的覆蓋面還比較低,大多數服務模式還停留在信息傳送、網上掛號、電子繳費等階段,并沒有介入診斷和治療領域。

        專家建議,要盡快培育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新業態,創新發展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養老、個性化健康管理、互聯網健康咨詢等多種健康服務,提高“互聯網+健康”的覆蓋面和服務內容,最終實現網上看病、視頻會診等,讓老人享受到更多便捷和高效。

        “互聯網+理財”——

        “復雜的操作把我卡在了門外”

        歐陽潔 王子堯

        “現在老年人玩手機很多啊,也需要新型理財方式。希望金融機構推出的網上理財更人性化一些,界面更簡潔,操作更簡單,讓我們更輕松、更放心地理財。”

        ——山 西 王文昌(71歲)

        71歲的山西退休職工王文昌住在北京的女兒家。平時閑著沒事,他總喜歡在城里轉悠。最近一段時間,“逛銀行”成了王文昌的日常活動,看看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哪家銀行在做贈品活動,“必要時還用小本記錄下來。但那些產品看得眼花繚亂,買哪款合適,心里沒底。”王文昌說,“聽說現在年輕人都在手機、網上買理財,那個我也看不明白。還是覺得手里拿著一紙憑證踏實,但選擇起來很難。”

        如今,“銀發理財”“養老金融”成了理財市場的熱門詞匯。不少機構盯上了老年人的錢袋,小區里的社區銀行網點、財富中心、理財中心等遍地開花。一家股份制銀行社區網點的負責人說,老年人缺少金融、理財知識,對新產品和服務的接受度和辨別力不高,而且難以掌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新技術手段,因此他們的理財生活相對單調,理財渠道狹窄,理財的風險也更大。

        大唐財富一位理財師介紹:“除了儲蓄和國債,老年人還常常選擇一些小公司投資。因為他們收益高,經常組織集體旅游、送米送面等優惠活動,對老人家很有誘惑力。”

        投資就得防被騙,老年人成了許多非法投資機構追尋的對象。去年北京市的一份報告顯示,針對老年人的經濟類犯罪主要集中于投資、理財以及購買藥品、保健品等方面。“我和老伴兒經常接到投資黃金、白銀的電話,廣場上也總有理財營銷人員。他們身后豎著一塊背板,寫上‘保本保息,年收益15%’,有老人路過就遞上一張帶名片的宣傳單。”王文昌說,“我不敢投,還是買國債放心。”

        新型理財方式對老年人吸引力不小。3月20日,支付寶發布近萬名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互聯網新事物”意愿調研結果,其中九成人樂意主動學習新事物,超四成更希望從子女處學習新技能。但對于廣大老年人來說,注冊網銀、使用U盾、連接WiFi、綁定銀行卡……要想使用余額寶這樣的新鮮事物還相當困難。

        “讓我輸驗證碼,那圖片就像小蟲,還有外文,輸了好幾次都不對。”王文昌說,身邊也有幾位老人經不住網絡誘惑,想著“試水”一把,可微信、支付寶等復雜的理財操作就把老人卡在了門外。

        一位銀行網點的理財經理說:“老年人的主要收入是退休金和子女的贍養費,因此必須選擇低風險的金融產品,凸顯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實際上,類似余額寶這樣的理財產品相對適合老年人投資。”

        為了方便老年客戶使用,支付寶為老年人定制了《給父母的支付寶入門手冊》,收錄了付錢、交水電煤、余額寶等功能服務。目前余額寶的轉入和轉出步驟已經簡化,子女可以先幫父母申請一個支付寶賬戶并綁定一張銀行卡,之后設置開通余額寶,就能將錢從余額寶中轉進轉出。

        “現在老年人玩手機也很多啊,我們也需要新型理財方式。如果金融機構推出的網上理財更人性化一些,比如界面更簡潔、操作更簡單,我們就能更輕松、更放心地理財了。”王文昌說。

                

        鏈 接

        你教父母用智能手機了嗎

        社交網絡重構老年人的社會生活

        中國社科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使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的老年人,生活滿意度顯著提高,以QQ和微信為主的社交網絡重構了老年人的社會生活。

        報告顯示,在生活滿意度方面,使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的老年人更傾向于高滿意度,約占74.1%,比僅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呈現高滿意度的比例高出15個百分點,也高于不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呈現高滿意度的比例。

        從家庭關系和構成來看,青年人是社交網絡使用的先行者,他們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一種“帶路人”效應。比較有意思的是,經常幫子女照看家、做家務、帶孫子孫女,以及平時幫子女做事情的老年人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于不幫子女做事情的老年人。子女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著老年人,他們接入互聯網,要和子女聯系,就有動力去學習使用;或者和子女住在一起,也有一些接入互聯網的設施條件,多方面因素提高了老年人上網的可能性。

        報告提醒,如果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別忘了教他們防止各種詐騙。其中,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體遭遇電信詐騙的達五成。給老人買智能手機后,尤其要告訴老人通過手機支付時該注意哪些問題,不要隨意在手機上下載安裝軟件、不要隨便掃碼或安裝所謂的手機殺毒軟件等。

        (尚 文)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28日 18 版)

      上一篇:全國身份證重號人數由171萬減至8人

      下一篇:共享單車建信用信息共享機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国产| 最新国产三级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h在线看免费视频网站男男|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欧美乱妇狂野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粗喘撞吟np文古代| 四影虎影ww4hu32海外| 雪花飘影院手机版在线看| 国色天香论坛视频高清在线| 一边摸一边叫床一边爽|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美女被cao免费看在线看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色| 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欧美第一页草草影院浮力|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茄子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92国产福利久久青青草原|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污污网站在线播放| 厨房掀起馊子裙子挺进去|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 热99re久久精品天堂vr| 国产人va在线| 黄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毛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