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陶玉敏,家住楊橋鎮龍山社區張灣組,今年16歲,現就讀于楊橋高中高一(1)班。我是個孤兒,從小就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如今爺爺70歲了,奶奶也60多歲了。2014年,我們家被列為貧困戶。
2016年中考,我考了597分。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本有的同齡人的喜悅在那一瞬間化為烏有。高中階段不是義務教育,每學期學雜費高達2480元。如此高昂的學雜費,再加上我的生活費,一學期的開支少說也要5000元,這讓我們家頓時陷入了一片慌亂中。龍山社區的工作人員劉書勤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來幫我解決困難。她積極與學校協調,減免了我的學雜費。這讓爺爺奶奶開心了好多天,一家人也隨之豁然開朗。現在我沒有什么心理負擔了,下決心好好學習,不辜負幫助過我的人,將來回報社會,做社會有用的人。
如今,我每個月可以領取散養孤兒生活費600元、A類低保255元,同時今年A類低保增幅30%,總共931.5元,這樣我的生活就有了保障。在政府的關心和愛心人士幫助下,在鎮扶貧辦積極推進產業扶貧政策宣傳下,爺爺奶奶在3月底申請了免費的鵝苗養殖,4月初領到了50只鵝苗,現在已成大白鵝了。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計算,一只鵝大概能賣到70—90元,這樣所有的鵝要是賣出去的話對我們這個家庭來說也是一筆非?捎^的收入。隨著“精準施策、因人因戶”政策的細化量化,以及各項利民惠民政策的深入,幫扶人每次來我家都宣傳各種好政策。4月中旬的時候,社區主任領著村醫上門為我爺爺奶奶免費體檢并簽約了家庭醫生服務項目。體檢中,發現我的爺爺奶奶均患有高血壓,他們很快就為爺爺奶奶辦理了慢性病卡,這樣爺爺奶奶買藥就更加優惠了。有了這些民生工程,我們家的負擔就減輕了不少,我們從心里表示感激。
除了有民生工程對我的幫助外,我知道還有很多人關心我這個家庭,他們對我的好我都記在心里。每逢節日期間,他們都不會忘記,在楊橋鎮龍山社區張灣組還有個叫陶玉敏的,其實他們每次來我都是非常的開心,我真的需要“親人”的關心和關愛。除了有“愛心媽媽”定時來看望我,還有安慶市全人社工對我的關心,他們每逢暑假都會幫助我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這讓我無比感動。雖然我從小就是個孤兒,沒有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但是我有社會這個“親人團”關心支持我,讓我勇往直前。
感謝一直相伴我成長的民生工程,照亮我前行的路,因為有你,我才無懼風雨,繼續前行。(楊橋鎮龍山社區張灣組陶玉敏口述,白晨、吳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