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迎來四方客
日期:2017-04-07 09:40:15 來源: 點擊:
——2017“綠色發展看安慶”融媒體安慶行采訪活動走進宜秀區
花香迎來四方客。4月6日,2017“綠色發展看安慶”融媒體安慶行采訪活動走進宜秀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網、新華網、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臺、安慶日報、安慶E網等中央駐皖和省市主流媒體、重點商業網站20家新聞媒體參加。這是自去年4月15日春風又綠皖西南——網絡媒體安慶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宜秀區巨石山風景區舉行后,又一次全國各地多家媒體云集宜秀采訪綠色發展。
采訪團一行先后走進中國秀園郁金香基地、五橫鄉楊亭村生態林場、羅嶺鎮陽光雨露生態采摘園以及楊橋鎮溪安村、貼心之家養老服務中心和余灣美食一條街進行參觀考察,通過聽取介紹、實地采訪等形式,詳細了解宜秀區綠色發展現狀與前景、旅游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等情況。
只要提到五橫鄉,便不禁讓人想起郁金香花展,自從有了它,安慶人早已無需遠行,便可置身原汁原味的郁金香世界之中。遠遠望去,方圓三百畝的草坪錯落有致地分布著42萬株郁金香,黃的明麗、白的純潔、紫的典雅、粉的嬌媚……鮮艷的花色刺激著你的視覺神經,令你流連忘返。此外,園內的油菜花、牡丹花、向日葵、菊花、梅花也會次第開放,賞花之余還能品嘗地道的鄉土美食,無論你何時來到這里,皆能感受到山水田園風光的無限魅力。
生態采摘去哪兒?陽光雨露應有盡有!宜秀區羅嶺鎮陽光雨露生態園自2014年開工建設,至今已發展有800畝,靜心培育了葡萄、藍莓、桃子、桑葚、櫻桃等多個品種,涵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據項目負責人介紹,今年園區還將規劃建設垂釣、觀光項目,如果你也想返璞歸真,親近自然,不妨來陽光雨露生態采摘園,這里應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綠色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發展。近年來,宜秀區以綠色發展為主旋律,休閑居住和健康養老兩手抓兩手硬。4月6日上午,走進宜秀區楊橋鎮溪安村貼心之家養老服務站,黃梅調聲聲入耳,老人們自娛自樂。貼心之家養老服務溪安站配備有站長、醫嫂、醫生、理發師、廚師等高質量的服務團隊,老人們在這里,只需一次性繳納520元,即可免費享受上門體檢、理發、義掃等多樣化的服務。現如今,貼心之家會員群體已發展到482人,他們在愈來愈多的老人送去快樂的同時,也幫他們解決了實實在在的生活難題。大到醫療就診服務,小到購買一件生活用品,只要打一個電話,老人遇到的問題都能解決。而這些,全都得益于一種新興的養老模式——居家養老。
“鳳水環金帶、龍山列玉屏”。宜秀區區位優勢明顯,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大龍山,石塘湖還獲得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稱號。大、小龍山綿延起伏,層巒疊嶂,若巨龍橫臥江畔,似仙女飄舞峰巔;與其緊密相伴的石塘湖、菜子湖碧浪千頃,水天一色,宛如銀河鋪地。如此山水相連,奇觀相生,令人游目壯懷。同時,宜秀區又是一個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皖江文化、戲劇文化、禪宗文化、民俗文化等在這里交相輝映。書壇宗師鄧石如、梨園名伶嚴鳳英、山水畫家蕭謙中、兩彈元勛鄧稼先、氣象學家葉篤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等名人輩出。目前宜秀區已擁有A級旅游景區7處,其中,4A級旅游景區1處,3A級旅游景區6處;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家(美帝雅);擁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石塘湖)和國家森林公園(大龍山)各1處;成功創建了3個省優秀旅游鄉鎮(分別是楊橋鎮、五橫鄉和大龍山鎮)、1個最佳旅游鄉鎮(羅嶺鎮)和2個市生態旅游村(羅嶺姥山村和五橫曰公村),全區省三星級以上農家樂32家。楊亭村入選全國休閑最美鄉村,余灣村被評為首批中國鄉村旅游示范村。楊橋鎮、羅嶺鎮被評為安徽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黃梅村、小龍山社區被評為安徽省特色景觀旅游名村,全區較為成熟的接待農家樂經營戶有120余家。
基于宜秀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去年,宜秀區被批準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同時各鄉鎮以特色資源為依托,以首位產業為支撐,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其中大龍山鎮依托大學資源,圍繞高校服務業,建設學苑小鎮。五橫鄉依托中國楊亭書畫院,圍繞書畫產業,建設書畫小鎮。羅嶺鎮依托巨石山,圍繞戲曲產業,建設戲曲小鎮。白澤湖鄉依托漁業蔬菜基地,圍繞都市觀光農業,建設水鄉慢城。楊橋鎮依托山水資源,圍繞健康休閑服務產業,建設康養小鎮。大橋街道依托海吉星、林安物流,圍繞三產服務業,建設智能物流小鎮。
以花為媒,以節會友。宜秀區有好山好水,發展旅游業潛力無限。該區僅去年一年舉辦了25項旅游活動,并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發揮旅游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實現旅游要素全域化、旅游資源全域化、旅游產業全域化、旅游產品全域化、旅游執法全域化、旅游服務全域化。
十三五期間,宜秀區將按照“講看齊、穩中求進,重生態、綠色發展,敢創新、擔當有為”的總要求,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實施“2345”計劃,堅持“工業強區、生態立區、創新活區、開放興區”四大舉措,完善“品字型”發展布局,以特色小鎮建設提升鎮域經濟發展質量,力爭財政收入突破20億元,綜合實力躋身全省先進縣區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方華)
上一篇:宜秀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進點實施
下一篇:婁雪松出席區政府廉政工作會議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