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w2cq"><pre id="6w2cq"></pre></ul>
    • <strike id="6w2cq"></strike>
      <samp id="6w2cq"></samp>
    • 首頁 > 新聞 > 宜秀要聞 > 正文

      【獻禮十九大】“紅色基因”打造堅強堡壘 —— 探尋宜秀區楊亭村綠色發展的黨建“培養基”

      日期:2017-10-20 15:31:35   來源:   點擊:
      “紅色基因”打造堅強堡壘
      —— 探尋宜秀區楊亭村綠色發展的黨建“培養基”
       
        【導讀】
        村道蜿蜒、山林郁蔥、小橋流水、青磚黛瓦……這是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的真實寫照。
        一個3000多人的小山村,全村面積僅僅12平方公里,卻擁有耕地面積2560畝,山場面積15000畝,水面面積500畝,用“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來形容再契合不過。
      就在這樣詩畫般的美景中,楊亭村傳承“紅色基因”,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該村先后榮獲“安徽省先進集體”“安徽省“五個好”基層黨組織標兵”“安徽省水環境優美鄉村”“安徽省森林村莊”“安徽省美麗宜居村莊”“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美麗宜居示范村莊”……
       

       
        楊亭村的變化,與近年來堅持黨建與綠色發展有機融合關系密切。
        該村始終堅持把加強農村基層黨建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動力引擎,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引領和帶動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共同建設美麗鄉村。村兩委帶領村民們緊緊圍繞“生態楊亭、美麗楊亭、宜居楊亭、和諧楊亭”的總體目標,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將楊亭村打造成為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標桿。
        大山深處黃鶴飛,歷經幾年建設,楊亭村蛻變成美麗鄉村鮮活樣本。以一個好班子,一條好路子,一套好機制,帶領村民致富興業,讓老百姓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奔頭、提升了勁頭,一系列創新舉措,破解一個個基層黨建難題,該村成了全區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創先爭優的一個縮影。
       
       “能人”治村
        配強建優“領頭雁”隊伍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支部。”楊亭村黨總支書記楊凱說出了其中關系,“所有的村民都是村兩委服務的對象,群眾的衣食住行都是服務的內容,只有常懷感恩之心,敬畏之情,把群眾的疾苦放在心上和他們心連心,為他們排憂解難,老百姓才會擁護你,贊成你。”
        不僅走在前列,更干在實處,楊凱事事作表率,處處當榜樣,二十年如一日扎根楊亭村,帶領全村致富興業。
        “我們村地處丘陵地帶,限制了田地耕種和作業。”楊凱說,“也想過招商引資,嘗試發展工業,但工業進村勢必會影響村里的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護航百姓經濟。村里因地制宜,大膽發展起特色生態茶產業,開展摘茶體驗、登山觀光、休閑垂釣,打造“品龍山野茶、飲甘甜泉水、享生態養生”生態品牌。
        調整產業結構,為綠色發展的“培養基”劃好線、接好種。
        楊亭茶場過去是集體林場,森林植被保護良好,自然風光秀麗。經過多年的發展,茶園從原來不足30畝,現已發展到高標準有機茶園600畝,其中無性系茶園500畝,所產的“龍山野茶”順利通過了國家農業部有機茶認證,正逐步實現種植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營銷品牌化,每年為村集體創收近百萬元,并帶動村民就業100余人,勞務收入超過50萬元。   
        “我們村產的茶葉那可是供不應求,很多客商提前就到村里收購。我們家以前一年的收入差不多就夠家里的日常開支,如今有了茶林,我每天干七八小時,一年單務工費就能拿到1萬多塊錢,我們的生活富裕多了。”正在茶林里干活的大姐談起茶林一臉興奮。
        此外,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楊亭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鼓勵農民回鄉創業,通過土地、山場流轉引進了龍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農業企業,逐步形成“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給村民帶來勞務收入達100多萬元,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村里正籌劃在茶林經濟和花卉產業的基礎上,打造生態旅游,村里人都已經開始運籌帷幄了。”楊凱說。楊亭村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不光有有機茶葉,楊梅、油茶、紅豆杉、梨子、桃子等特色花卉苗木種植也是有聲有色。
        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養老農業、鄉村旅游業……楊亭村的加大對山場、土地流轉發展,盤活資源,嚴格保護自然環境、生態環境,圍繞“生態”和“產業”做文章。一派如火如荼地建設在楊亭村展開……
        “一唱楊亭村,班子好堅強;支部作堡壘,干部當模范……”一曲楊亭村黨建之歌鏗然唱響。
       
        鄉村治理大提質
        釋放黨建活力建設美麗鄉村
       
       
        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綠草如茵,一塵不染的水泥路通村達戶,村民自治環保協會、青年黨員公益救護隊活躍在楊亭村各個角落。
        釋放黨建活力,為綠色發展的“培養基”包好扎、滅好菌。
        “一張責任牌,將環境衛生責任細分到每一個黨員頭上。”楊亭村村主任江勤告訴筆者。村里黨員每月率先帶頭,不計報酬自發開展義務勞動日,維護村容村貌,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生態和產業的規劃發展讓村民們不僅在經濟上嘗到了甜頭,生活環境的改善也讓村民們津津樂道。“要說世外桃源,那楊亭絕對是名副其實。村里3000多人,80歲以上的就有65人,90歲以上的有5個人,現在最年長的有一位95歲的老人;村里樹木隨處可見,200年以上的比比皆是,很多城里人放假過節都喜歡往我們這跑,這環境好啊!”楊凱自豪地說。
        思想決定行動,群眾認可是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前提。通過宣傳引導、民意引領、典型引路,著力增強村民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認同感,并將其轉化為理解、支持和投身美麗鄉村建設的實際行動,加快了美麗鄉村建設從“單個盆景”向“全域美景”的轉變。
        “在發展生態經濟的同時,更要加大對生態資源、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才能長久地造福老百姓。” 楊凱說。為了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村里加強了監管力度。
        該村加大對山場資源的保護力度,特別是森林防火期間、重大祭祀活動,明確責任,加強督查、監管。楊亭村成立由村委會主任、各村民組長及黨員為骨干的護林小分隊,加強生態林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對村境內百年古樹,統一掛牌、登記、管理,由專人負責管護。
        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文明創建等活動,該村實行環境衛生市場化運作,重點對道路沿線、景區周邊、示范園區環境整治力度,真正感受到“人在景中游,景入畫中來,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日益提升。同時,完善配套設施,助推鄉村旅游發展。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林場的旅游功能,現已建成品茶亭、石拱橋各一座,休閑垂釣魚塘2口,修通了2000米的茶園休閑觀光登山步道,慕名而來的游客日益增多。
        幾年來,因地制宜,楊亭村提出的“三清二拆五化一風貌”生態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借助“村村通”工程,推進村莊環境整治。楊凱一臉自豪:“如今村民過上了‘走水泥路、喝干凈水、燒沼氣灶、上衛生廁、用節能燈’的新生活,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不僅物質文明建設要上來,精神文明也要同步抓,關愛百姓、關注民生是楊亭村一直以來重點建設的主題。
        楊亭村積極開展以爭做好婆婆、好媳婦、好妻子、好女兒、好鄰居的“五好文明戶”和爭創遵紀守法、移風易俗、勤儉持家、尊老愛幼、鄰里團結的清潔文明戶評比活動;利用農民休閑文化廣場,組建了一支婦女文藝舞蹈隊,每天傍晚隨著歡快的音樂,大家一起跳起了廣場舞,極大地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結合美好鄉村文化墻,繪制了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口計生、黨風廉政、民俗民風典故,新農村24孝的宣傳長廊,積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新風尚,農民素質明顯提高,鄉村更加和諧。
       
      轉變發展觀念
      深耕綠色發展“責任田”

       
        楊亭村始終將生態作為目標和出發點,“生態就是生產力啊!山水相依,花草遍地,這樣好的自然環境不發展旅游業就太浪費了。現在楊亭村不僅把經濟生產力搞上去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楊凱感嘆道。
        轉變發展觀念,為綠色發展的“培養基”配好方、熬好液。
        每到花開時節,“郁金香基地”數十萬株郁金香競相綻放,吸引了無數市民觀花賞景,盡享春日好時光。
        八方游客、紛至沓來。以花為載體,造就了郁金香的“賞花經濟”,近年來,該村結合宜游宜秀,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打造鄉村游。逐步形成了春賞郁金香、油菜花、牡丹花,夏看向日葵、秋觀菊、冬品梅的旅游新態勢。2016年累計接待游客20萬人次,農家樂發展到20多家,直接從事旅游及其相關行業的村民約300人,旅游綜合收入超過千萬元。同時該村結合豐富的特色景觀、獨特的生態優勢、厚重的文化底蘊發展全域旅游,把踏青賞花游作為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抓手,并融入采茶踏青、楊梅、桃子、梨子采摘、禪宗書畫等節慶活動,探索創新賞花產業鏈,打造富民興旅的“賞花經濟”,讓芬芳花香真正成為招引游客的 “強磁場”。 
        楊亭村搶抓宜游宜秀建設機遇,成功舉辦過大年、郁金香向日葵菊花花展、踏青采茶、楊梅采摘、禪宗廟會、美食文化等節慶活動,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通過土地、山場流轉,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5萬余元,農民租金收入47萬余元、勞務收入超過94萬余元,真正使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楊亭村的名氣“大起來”。
        從發展休閑農業入手,進而發展休閑旅游。按這一思路,楊亭村引進了林之海名貴苗木、綠豐園楊梅、稼軒油茶等多家農業企業。從楊亭村林場一路向下,幾分鐘路程后,眼前的地勢較低的開闊地上,一片姹紫嫣紅。這里是龍麟生態農業的觀光生產基地。在露天苗圃里,月季、菊花、紅楓、石楠等在陽光的照射下綻放;高大的大棚里,各式花苗已經露出頭。不遠處的山坡上,雷竹、毛桃、李等十幾種作物依次鋪開。如今,這里已經發展成集農業科技推廣、科技培訓、農家樂游覽園、大棚蔬菜、苗圃花卉、水產養殖、垂釣、果林種植為一體的國家級優秀示范園區。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通過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以‘黨建+’模式構筑開放性服務平臺建設,讓黨建引領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從而真正實現新跨越,建設宜景宜人的美麗鄉村。”楊凱說。
        “我們將堅持增綠護綠用綠的宗旨,全面落實推進林長制,守護好一山一坡、一園一林,大力發展高效林業,推進林業脫貧攻堅,促進村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讓楊亭大地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楊凱信心滿滿地說。
        落實黨建責任,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 —— 楊亭村堅持“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新的黨建理念、載體和方式,結合“兩學一做”探索打造“黨建+”引領模式,秉持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基層黨建正引領著楊亭綠色發展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
       
       
        【編后】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楊亭村的例子充分說明,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并不矛盾。真正的國富民強,須守住“綠水青山”,將生態作為目標和出發點,讓“綠水青山”輝映“金山銀山”,向“美麗中國”、“美麗鄉村”進發。
      (嵇奕華 楊軍)
       

      上一篇:【獻禮十九大】砥礪奮進的五年綜述之安慶北部新城

      下一篇:關于組織瀏覽“砥礪奮進的五年”網上展館的通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手机看片国产免费永久| 我爱我色成人网|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9爱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忘忧草www日本|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欧美色图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嫩草影院免费看|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 无忧传媒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有人有看片的资源吗www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免费a级片在线观看| 精品区卡一卡2卡三免费|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高清欧美性暴力猛交|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欧美怡红院成免费人忱友;|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欧洲性色老头老妇|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正文农村老少伦小说|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91麻豆果冻天美精东蜜桃传媒|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99爱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