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商務部發布2017年我國典型零售企業發展情況。數據顯示,全國零售業回穩向好態勢基本形成——2017年商務部重點監測的2700家典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3個百分點。其中,通過電子商務實現銷售額增長26.8%,增速加快3.2個百分點。
【點評】值得注意的是,實體零售的增長與線上零售一樣,也加快了增長速度。在電子商務發展初期,由于僅僅是消費渠道的改變,并沒有給整個零售行業帶來新的消費需求點。彼時,并不是一個做大蛋糕的過程,而是一個分蛋糕的過程。如今,隨著電子商務更多的開始融合實體零售,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不斷激發出了新的需求點,推動整體零售業蛋糕不斷做大。
中國影市進入500億時代
2017年,中國電影年度總票房達到559.1億,年增幅達到22.6%。新增銀幕總數突破5萬塊,較去年增長23%。新映影片474部,其中,376部國產片貢獻近51%票房。
【點評】隨著票房進入500億時代,我國電影產業愈加符合“帕累托法則”,即:20%的大片支撐80%的票房成績,反映我國電影資源不均衡。這種不均衡也反映在了區域上:大城市放映能力飽和,而部分三四線及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落后,銀幕容量與觀眾觀影需求匹配程度較低。不過,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下沉,這種趨勢可能會為相關地區電影產業帶來放量式增長的巨大空間。
江蘇網購消費排全國第三
近日阿里巴巴發布“2017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江蘇緊隨廣東、浙江之后,成為電商銷售額最多的省份之一。此外,阿里巴巴零售平臺直接或間接創造3300萬個就業崗位,僅交易型就業達到1154萬,其中江蘇達112萬。
【點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兩大核心。通過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路徑,數字(數據)正日益成長為新興產業。數字經濟很可能像互聯網一樣,從“技術”轉變為無處不在的“基礎設施”。未來,數字經濟的發展是區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對于我國制造業“龍頭”的江蘇而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僅推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加速發展,也有助于優化成本控制、提升管理效率,實現數字經濟賦能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召開
1月12日,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蘇州舉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總結交流了2017年以來推進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工作成效,系統分析長三角區域合作面臨的新形勢,按照“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總要求,就建設長三角城市群、深化區域合作機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點評】長江三角洲地區涵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經濟中心。2016年,長三角創造了全國22%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3%的GDP、25%的工業增加值、47%的進出口總額及52%的出口總額;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高達3.3萬元、較全國平均高出37%。此次會議圍繞深入實施《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達成交通、能源、科技等10個專題合作一攬子協議,推動區域基礎設施完善、商事服務流程簡化、生態共報建設等,將為區域性的建筑業、環保工程和短途旅游及關聯的上下游產業鏈提供新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契機。
北京市網信辦約談花椒直播
1月14日,北京市網信辦指出,花椒直播未能有效履行主體責任,在“百萬贏家”活動的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漏洞,違反《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責令其全面整改。一時間,引起不少業界專家質疑直播答題這一商業模式還能否持續。
【點評】直播答題看似新穎,本質卻與近年春節期間的手機搶紅包無二,通過給予多數參與者小額激勵,最大程度激活用戶流量,而這一模式成功的關鍵則系于流量能否成功轉化。所以,未來直播答題的發展空間有賴于:一方面,客戶的產品體驗能否得到持續“保鮮”;另一方面,平臺能否探索出有效的變現模式并付諸實施。
江蘇發布無車承運人試點復核名單
1月9日,江蘇省公布2017年無車承運人試點復核名單,27家企業達到省級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考核標準,其中19家企業達到交通運輸部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試點考核標準。8家省級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未通過復核,5家部級無車承運企業未通過復核,其中一家降級為省級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
【點評】超過30%的淘汰率,有利于無車承運人良性發展。江蘇省無車承運人數量位列全國第二,僅次于廣東。但車貨匹配平臺(無車承運人)這樣的物流新業態發展速度過快,涉及業務、資金等方面的風險急劇增加。江蘇嚴格的審核制度將為其他省市的無車承運人審核提供范例:優質平臺應該具備可靠流量、技術領先,并能夠控制各方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