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常務會議。會議確定,支持關系民生的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健康、養老護理等設備進口,落實降低部分商品進口稅率措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降稅來帶的好處。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全方位地參與國際分工,并不僅僅是在出口端建立自己的比較優勢,更多的是體現互利共贏的原則。通過擴大進口,讓更多國家享受到中國對外開放的政策紅利。“從中國自身來看,擴大進口也能夠用別人的比較優勢來補我們的短板,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步發力。”
促進生產性服務進口
早在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下調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以更大力度的市場開放,促進產業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而5月30日的常務會議則進一步確定,從今年7月1日起,將服裝鞋帽、廚房和體育健身用品等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5.9%降至7.1%;將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20.5%降至8%;將洗滌用品和護膚、美發等化妝品及部分醫藥健康類產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8.4%降至2.9%。
本次常務會議除了支持關系民生的日常消費品、醫藥和健康、養老護理等設備擴大進口以外,還要求大力發展新興服務貿易,促進研發設計、物流、咨詢服務、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進口。完善免稅店政策,擴大免稅品進口。增加有助于轉型發展的技術裝備進口。
中國雖然長期處于貿易順差,但服務貿易領域卻處于逆差的狀態。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17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46991.1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出口15406.8億元,同比增長11%;進口31584.3億元,同比增長5.2%。貿易逆差16177.5億元,與上一年基本持平。
白明表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肯定要靠研發。研發對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生產性服務需求進一步加強。雖然中國自主創新和研發的能力在不斷提高,但也不排斥國外的先進要素和先進技術。
“過去,我們主要進口先進設備,但發展到一定階段,我們必須要從進口先進設備延伸到相關的生產性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掌控全產業鏈,在國際分工中掌握更多話語權。”白明認為。
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收費
本次常務會議還要求,要優化進口通關流程,開展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提高進口貿易便利化水平。清理進口環節不合理管理措施和收費。白明告訴記者,降低進口商品關稅的政策紅利想要反映到國內消費者身上,還需要理順國內批發商、零售商等一系列中間環節。如果中間機構不斷截流,國內消費者很難實際體驗到降稅帶來的好處。這與消費升級的初衷是不符的。
記者發現,早在2015年,國家質檢總局就下發過《關于進一步加強進出口環節收費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取消一批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推進簡政放權,取消“紅頂中介”收費,嚴禁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亂攤派亂收費,建立和完善收費目錄清單,強化收費主體責任,落實責任追究機制。建立和完善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未納入目錄清單的收費一律按亂收費查處。
而當年,國務院辦公廳也曾印發《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堅決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位列《意見》第一條。
今年5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再次強調:“會后有關部門要抓緊落實降低關稅的具體措施細則,防止中間環節加價獲利,要讓廣大消費者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除了進一步規范進出口環節的收費以外,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要求創新進口貿易方式,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加強外貿誠信體系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有效互動。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我國外貿誠信體系建設作為商務領域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在立法層面已經取得初步成效。國家先后出臺了《海關法》、《反不當競爭法》和《對外貿易法》等法律,規范了我國外貿企業之間的平等競爭,促進了涉外企業的誠信守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