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黨員活動日”激起千層浪

【核心提示】
“黨員活動日”是加強黨員學習教育的有效載體,是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宜秀區把每月10日定為“黨員活動日”,并以黨支部為單位,以黨的組織生活、黨內激勵關懷幫扶等為主要方式,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做到“見人見事見思想”,使得黨員真正實現“學做同步”,更好地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白云深處,大美楊橋。1月10日,楊橋鎮街頭巷尾、田野阡陌到處都能看到黨員志愿者隊伍在清掃垃圾。這一天是宜秀區第六個“黨員活動日”,楊橋鎮這次活動的主題是集中清掃盲點垃圾,美化農村居住環境。
當日上午記者在楊橋鎮宣店社區看到,該社區黨員們拿著掃帚、背著糞箕沿著農貿市場和田野溝渠一帶清掃垃圾。社區五金店老板江龍才開著自己的電動小三輪跟在后面一路裝運。半天的時間,四、五車枯樹、破酒瓶、廢塑料等垃圾被運送到中轉站。宣店社區社區黨總支書記嚴安清告訴記者,每個黨員活動日他們都圍繞文明創建、精準扶貧、十九大精神宣講等主題開展活動。
貧困戶江龍榮自己得了癌癥,老婆無固定工作,兒子還在上高中,家里常常捉襟見肘。村醫江道知上門給江龍榮體檢時得知近段時間他家特別困難。江醫生雖然是個黨齡還很短的新黨員,但他的覺悟很高,常常幫助他人。江道知在社區黨建微信群里提出黨員活動日時捐點款買點東西去慰問貧困戶。江醫生的倡議得到了劉先麗、江龍才等黨員的支持,于是上個月的黨員活動日,社區黨員們就自發捐款給貧困戶、低保戶買了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同樣,黨員日活動在五橫鄉也遍地開了花,基層黨組織為廣大黨員搭建了經常受教育、確保先進性的平臺,讓參加每月一次的“黨員活動日”成為黨員的行動自覺,進一步促進了黨內生活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有效激發了黨建新活力。
“日子好記、時間集中、活動方便。‘黨員活動日’為我們黨員搭建了修養黨性、歷練本領、展現風采的平臺,讓我們找到了‘家’的感覺,也切實感受到了歸屬感、獲得感和自豪感……”在走訪中,記者聽到不少黨員表達心聲,也看到了洋溢在廣大黨員臉上的笑容。
自2017年7月份起,宜秀區結合具體工作,圍繞黨群關系,動真抓實,積極打造“黨員活動日+”模式,組織黨員在每月10日開展內容豐富的活動。譬如:結合文明創建,開展“步行在一線,合力抓創建”、“支部帶頭當先鋒,黨員創建齊行動”、“我參與、我創建、我快樂”等活動;結合脫貧攻堅,開展“黨員活動日+二三二”助力脫貧攻堅、“情暖童心——貧困兒童‘微心愿’認領”、“家園清潔 安全飲水”等活動;結合重點工程,開展“深入工作一線,助力重點工程建設”、“弘揚稼先精神,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等特色活動,把“黨員日活動”落實到具體實事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宜秀區的“黨員日活動”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支部活動不僅僅放在會議室開展,還根據需要開到農家庭院、產業基地、田間地頭,甚至老黨員和行動不便黨員的家里。集中學習、黨員輪講、大家點評、觀看電教片、案例分析、實地參觀、開展黨員志愿活動等形式百花齊放,形成黨員先鋒的合力。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多且分散,捏合不到一塊,抓黨建這個主業主責,常常是‘有力使不上勁’。現在不同了,借助‘黨員日活動’,牽住了黨建龍頭,引領其他工作一同部署、一起推進。”宜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邵冬生如是說。
(記者/胡瑞琨 通訊員/嵇奕華 金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