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清明小長假,伴隨著短暫春雨和較好晴朗天氣,順利落下了帷幕。在這三天假期里,宜秀區共接待游客20.4萬人次,同比增長12.2%;實現旅游收入3112萬元,同比增長13.6%。
多措并舉提前預熱。為了打造春季旅游精品,該區各鄉鎮和各部門早謀劃、早部署,通過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方式推廣賞花攝影游產品,大力宣傳“龍山鳳水、宜秀怡人”旅游形象。在小長假來臨之際,通過繼續舉辦第四屆梨花文化旅游節、第四屆郁金香花展等節慶活動,進一步提高我區賞花攝影游產品的知名度,提前炒熱小長假市場。
旅游人數穩步增長。清明節既是踏青尋祖的傳統節日,也是緬懷先烈的重要日子。從小長假第一天開始,祭祀、掃墓、踏青就成為了眾多家庭的度假首選。在兩鄧故居、葉篤正生平陳列館等旅游景點等地,數千名游客、市民自發的前來緬懷英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將這個清明節過得更有意義。
鄉村體驗游持續火爆。節日期間,余灣農家樂、陽光雨露、聚賢山莊等農家樂游人如織,市民游客紛紛走進田園鄉村,踏青、賞花、拍照留影,而采新茶、挖春筍、吃農家菜等農事體驗更讓游客的清明假期樂趣紛呈。
假日旅游市場安全有序。假日期間,該區旅游主管部門和旅游從業人員能夠認真履行職責,特別是及時轉發《安徽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關于做好持續大風降溫過程和對流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按照文件要求,高度重視此次持續大風降溫過程和對流天氣應對工作,積極組織做好防范和應對準備,加強監管和安全排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在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帶領下,區旅指委成員單位通力協作,深入各旅游企業送服務上門,及時化解企業困難。全區清明小長假期間無重大旅游投訴和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實現了“安全、質量、秩序、效益、文明”的旅游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