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街道:守護綠水青山 建設美麗家園
日期:2018-05-07 15:25:59 來源: 點擊:
良好的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宜秀區大橋街道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嚴格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生態環保、綠色發展戰略部署,以提升人居環境為目標,以轄區水系整治、“青山白化”專項治理等工作為抓手,深入推進“兩長制”實施,以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家園。
守住一方綠水
5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宜秀區大橋街道象山村。象山村黨支部副書記潘功林一行三人正沿著象山大溝和安慶機場附近的“跑道溝”來回巡查。
“天氣預報說這幾天有大雨,今天雨雖然停了,我們還是放心不下,早早的就出來巡河了,看看有沒有什么安全隱患。”潘功林說。
想到去年七月初的那場暴雨,潘功林至今仍心有余悸。象山村周邊有兩條重要水系,一條是象山大溝,還有一條象山本地人稱為“跑道溝”。兩條水系來水面積較大,2017年以前,河道淤泥沉積,河堤年久失修。去年7月份的一場特大暴雨導致象山大溝漫堤,象山村周邊出現了內澇。
為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宜秀區、大橋街道將象山大溝列為重點整治項目,投資了近千萬元對象山大溝1.93公里的河道進行了疏浚和堤防加固。潘功林介紹說,整治主體工程已經基本結束,象山大溝原本3-8米寬的河道被拓寬至8-11米,堤壩增高了60公分,河道淤泥和沿河的垃圾、障礙物也全面清理完畢,并對周邊村居的雨污管網進行了全面改造,實現了象山大溝“水通”“水清”的目標。下一步,象山村還要在壩埂兩側種植苗木,鋪設特色景觀步道,打造象山大溝特色風情帶。
除了象山大溝,近期,象山村又結合宜秀區委區政府“青山綠水保衛戰”專項治理行動,進一步落實河長制工作要求,加大了對安慶民航機場附近的的“跑道溝”的整治力度。
象山村采取“日巡查、日報告、日清理”的工作機制,成立巡查組每日沿河岸線巡查水質情況以及亂挖亂采、亂倒亂排等違法行為。象山村還組織了人員對主干溝渠及鄉村溝塘水面的雜草、漂浮物進行集中打撈清理。整治后的溝渠將拓寬至18米,深4米,并堆砌形成坡比為1:2的斜坡堤壩,解決水溝排水問題,加強了行洪泄洪能力。
護好一片青山
綠水青山總是情,少了一樣都不行。守住了一方綠水,也要護好一片青山。把門山和刺門山位于大橋街道象山村境內,山場面積總計有500畝。因長期以來的喪葬陋習,兩片山場有近200余畝的面積存在“青山白化”現象,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有礙城市形象。2018年,這兩片山場被確定為大橋街道“青山白化”專項治理林區,隨即啟動了專項治理工程。
在把門山青山白化治理點,記者看到,曾經連片的“白化”山體已經被新植入的紅葉石楠、蜀柏、紫薇遮擋住。為了提升綠化品質,精準實施工程,象山村對外招標了專業公司科學規劃設計山體造林綠化模式,在技術要求、時間節點及樹種的選擇上,反復論證、評估。最終確定栽種苗高在3米左右帶枝帶葉的樹苗,以盡快實現“包遮”目標,象山村還聘請了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苗木種植、管護的各個環節,確保實現樹苗“包種”“包活”的目標。
另一方面,象山村則通過封山育林,杜絕了人畜對山體植被的破壞,同時還對受損的山體進行了修復,全力養護山體風貌。通過“增綠”“護綠”雙管齊下,真正實現對山體的生態化改造。
據了解,自四月中下旬把門山、刺門山青山白化治理項目啟動以來,兩片山場總共挖宕5000余個,種植苗木3000余株。而完成治理目標,整個山場需要植樹8000株左右,而這個目標預計可以在五月下旬全部完成。
象山村居民胡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原來農村的環境就是一個“臟、亂、差”,大家容易“破罐破摔”,垃圾亂丟,污水亂排,管都管不住。這幾年,家鄉環境治理很有成效,水更綠了,山更青了,人居環境也改善了,大家就會自發監督,自覺維護,形成了良性循環。
(李賢文 洪晶晶)
上一篇:宜秀區:大手牽小手 關愛留守兒童
下一篇:昝建亮率隊赴大龍山林場走訪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