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晚報】“詩畫田園”勾勒美麗鄉村
日期:2018-05-28 15:03:22 來源: 點擊:
宜秀區大橋街道象山村丁咀組丁老的兒子在外打工已有幾年,平時很少有時間回家,今年五一期間回家,發現村莊大改變,差點沒認出來,山更青水更綠了,連從小住的房子也從外到里變了模樣,真的為家鄉的巨變感到欣喜,他說:“我想回家創業了,舍不得離開這‘鄉間別墅’去外面。”
象山村近年來不斷地深入推進環境美、生態美建設,力爭為群眾營造一個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環境。
【綠水篇】
象山大溝位于象山村境內,全長2.18公里,是連接大龍山水源和石塘湖水源的重要通道,由于年久失修,堤防損毀嚴重,河床淤泥堵塞,汛期排水能力較差。2017年7月2日的特大暴雨引發大溝潰堤、民航機場漫水以及村內內澇嚴重,造成重大損失。為了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區、街道將象山大溝列入重點整治項目,投資近千萬元對象山大溝進行河道疏浚和堤防加固1.93公里,拆建沿線攔水壩4座、穿堤涵洞3座、生產橋2座,全力確保“水通”;組織專業人員定期對河道進行清淤整治,并在河道兩側修建污水管網,完善污水收集系統,此外,計劃拆除上游居民家豬圈,多措并舉改善水體質量,力保“水清”。該工程于2017年12月全面開工建設,預計于2018年汛期前完成工程主體建設,確保安全度汛。象山大溝“水通”、“水清”后,擬在壩埂兩側種植苗木,打造特色景觀步道,形成象山大溝特色風情帶。
【青山篇】
象山村把門山山場是大橋街道實施“林長制”及“青山白化”專項治理林區之一,山場面積500余畝,但因長期以來的喪葬陋習,造成青山白墳遍布,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有礙城市形象。大橋街道對此高度重視,立即啟動象山村“青山白化”治理工程,對山體進行生態化改造,“增綠”“護綠”雙管齊下。一方面通過客土栽植,增加綠化面積,以達到“白化換新綠”;另一方面,通過封山育林,禁止人畜破壞山體植被,修復受損山體,全力養護山體風貌。為提升綠化品質,精準實施工程,象山村還對外招標聘請專業公司科學規劃設計山體造林綠化模式,在技術要求、時間節點以及樹種的選擇上,反復論證、評估,派人全程督促和跟進施工進度,目前已在此種植了紅葉石楠、蜀柏、紫薇等多種綠植,擬種植數量達到8000余株,以實現綠化提升的目的,于5月20日前全面完成把門山白化治理。
【宜居篇】
“以前想也不敢想,這么偏僻的村子會變得這么熱鬧這么美。”象山村村民如是說。近年來象山村在基礎設施配備上不斷完善,尤其是道路硬化和路燈安裝方便了村民生活,縮小了城鄉差距,得到了極大的贊譽。在道路硬化方面,象山村目前已完成魯山、操扳、石橋、永豐、丁咀等村民組的道路硬化,總長度約7500米;在路燈安裝上,村莊主干道和公共活動區域安裝路燈110座,總長度約2500米;此外,象山村還在婁戶中心村修建了健身廣場,為村民提供鍛煉場地。有了平坦的道路,有了明亮的路燈,村民們可以相約健身廣場盡情享受休閑時光,極大改善了鄉村精神風貌。與此同時,為保持村容整潔,象山村新增40個垃圾桶,合理放置于道路兩側,有了垃圾桶,垃圾有了安置場所,村民也不再隨地扔垃圾,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
大橋街道象山村負責人說道,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認真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持續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使得河道更清潔了,房子更漂亮了,道路更整潔了……
今后,為了象山村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為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了那抹夕陽下小橋流水的鄉愁,象山村將繼續嚴守生態底線,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努力打造好宜秀區美麗發展的象山樣板。(劉惠子 張箭 洪晶晶)
上一篇:宜秀區召開專題會議 集中專項治理校外培訓機構
下一篇:【安慶晚報】扶貧好政策讓他鼓起致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