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橋鎮:探索產業扶貧發展模式 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日期:2019-07-17 11:27:18 來源: 點擊:
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溪安村是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近年來,溪安村積極探索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鼓勵貧困戶自我發展,實際效果明顯。
合作社帶動致富
2018年,溪安村旺源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當年,合作社就通過流轉貧困戶土地1100多畝、農作物種植,帶動全村41戶貧困戶增收致富。合作社立足溪安村地理、山場和傳統優勢,一改農民單打獨斗的生產經營局面,使土地、資金、市場等資源要素得到統籌聯動、綜合利用,種植的農作物實行播種、施肥等統一管理,使生產效益最大化,促進農業升級增效、農民脫貧致富、農村快速發展,圓了全村農民的“小康夢”。貧困戶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后,除了每畝能到拿400元的土地租金,現在平時還能參與農作物種植,后期農作物成熟收獲和銷售也能提供不少崗位,給貧困戶提供了穩定的務工就業機會。
溪安村通過合作社+農戶的農民合作社帶動模式,帶動了村里近一半的貧困戶,在提升村集體經濟的同時,也幫助貧困戶穩定持續增收,激勵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實現“輸血”向“造血”轉變,助力貧困戶脫貧增收。
自主發展快速致富
程寨是村里的貧困戶,家中4口人,兒子上小學,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依靠夫妻二人打臨工維持,母親徐玉平患有長期慢性病,需長期吃藥維持,全家生活十分困難。去年,在村委會的鼓勵下,通過各級幫助,積極發展特色養殖業。2016年他利用自己的養殖技術,發展養羊產業,2017年秋季,程寨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到山東、河北考察國外新品種杜泊綿羊發展動態和市場行情,并申請到4萬元無息小額信貸貸款,通過小額信貸資金修整羊圈,繼續擴大規模,引進40只杜泊綿羊種羊進行試養,平均一只杜泊綿羊比國內的小尾寒羊一只多賺100元。隨著生產的需要,他還先后購置了飼料攪拌機、運輸工具車等工具用于養殖。2017年底羊存欄35只,出欄40只,經濟純效益達到3.2萬元。2018年羊存欄50只,出欄35只,經濟純效益達到3.6萬元。
貧困戶發展產業需要“扶上馬,送一程”。近年來,溪安村利用種養補貼、技術指導等相關政策,依托產業扶貧“四帶一自”模式,鼓勵貧困戶自主發展特色種養業,村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下一步,溪安村將注意樹立標桿、樹立典型示范帶動,著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潘亞龍 方華)
上一篇:宜秀區五項舉措提高巡察實效
下一篇:我家門前的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