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宜秀區白澤湖鄉精準幫扶,激發貧困戶脫貧奔小康的動力,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信心,全力以赴幫助時先本等貧困群體走上脫貧致富路。
扶貧政策燃起生活希望
時先本是白澤湖鄉龍華村一名村民,因一次意外造成右肢傷殘,進行兩次手術,醫藥費及日常生活開支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村里了解他家情況以后,主動幫他申請低保、辦理殘疾證,讓他享受低保金、殘疾救助和護理補貼。“僅僅靠補貼是不夠的,要想脫貧致富奔小康,必須干一方事業才行。”白澤湖鄉幫扶干部對時先本進行政策宣傳、思想引導和自立自強模范事跡教育,鼓勵其自主創業。聽說貧困戶創業享受政策扶持,加之鄰村有養雞成功的農戶,時先本便萌生了養雞的想法,他認為想真正徹底擺脫貧困,關鍵還是得靠自己。
自主創業找到致富出路
得知他有養雞想法后,白澤湖鄉扶貧工作人員伸出援助之手,紛紛為他出謀劃策。“感謝政府和駐村干部的幫助。從雞場的選址,到推平場地、建雞場,再到買飼料粉碎機、購買雞仔,都盡心盡力。大家這么幫扶我,我自己更應該努力,苦點、累點我不怕,我不僅要光榮地退出貧困戶,還要走上致富路。”時先本告訴筆者。
據了解,時先本建雞場資金不夠,政府協調給他貸了4萬元的免息貸款,電力不足難以帶動飼料粉碎機,政府幫他協調架動力電。另外,2017年鄉殘聯幫助他申報康復扶貧貸款貼息到戶補貼3500元,2018年申報殘疾人創業扶持資金2000元,2019年申報陽光大棚設施農業項目扶持資金5000元。就這樣,雞場成了他脫貧致富的產業。
樂于助人壯大致富隊伍
如今,時先本不僅有了自己的養雞場,一家人還住進了危房改造的新房,他憑借自身努力和政府的扶持,現擁有養雞場面積約1500平方米,散養土雞近6000只,到2020年雞場凈收入可翻倍。“我在空閑時候經常為村民傳授養殖技術,帶動村民發展養殖產業。今后,我還會不斷學習養雞技術和經驗,擴大養雞規模,帶動村里的其他貧困戶和我一起加入養雞脫貧致富的隊伍。”如今早已脫貧的時先本邊給雞喂食邊充滿希望地說著。(錢春玲 劉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