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驕陽似火,正是大龍山黃花梨上市的季節。此時的永林社區生態梨園里,果農們喜開顏,勤勞作,迎來一年豐收的喜悅。
53歲的祁龍珍是永林社區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早年喪偶,一人在家照顧智力三級殘疾的兒子和年幼的外孫女,加上自己沒有找到工作,家里條件困難。區發改委主任陸超作為其幫扶責任人了解到情況后,積極為祁龍珍尋覓工作機會,考慮到梨園正是豐收的時候,需要人手,便立即協調安排祁龍珍去梨園工作。
“陸主任給我找的這份工作,不僅離家近,方便照顧家,一天還能有100塊的收入,我真是歡喜。”祁龍珍靦腆的笑著說。在幫扶人陸超看來,為貧困戶找工作雖是小事,但卻能增強貧困戶自我脫貧能力,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脫貧的轉變。
相比于貧困戶在梨園愉快的工作,此時的梨園負責人卻愁容滿面。今夏的汛情導致農場圩泄洪,進園的道路被淹,前陣子梨子的運輸成了一個大問題,F在水退了,進出園的道路也通了,但梨子保存周期較短、缺乏冷藏設備、銷路不暢,優質梨子只能“賤賣”,甚至成堆地爛在果園。得知梨園的梨子滯銷的消息,作為永林社區結對幫扶單位,區發改委陸超主任立即行動起來,主動帶頭牽線搭橋,積極聯系愛心企業采購梨子。梨園里突然就熱鬧了起來,種植大戶朱文杰一邊看著一筐筐梨稱重裝箱,一邊感動的說:“昨天我還在愁銷路呢,這不,今天在區發改委幫扶領導的牽線搭橋下,愛心企業一下子就采購了這么多梨子,我們一次性就銷售了近2萬斤誒,區發改委和陸主任此次的結對助銷,真的幫了我們大忙了!”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宜秀區發改委始終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全體干部職工將以更強大的勇氣、更扎實的作風、更頑強的干勁,積極落實“雙包責任”,扎實做好定點幫扶工作,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確保脫貧攻堅戰取得最終勝利。(撰稿人:張紫瑗 審核人:丁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