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w2cq"><pre id="6w2cq"></pre></ul>
    • <strike id="6w2cq"></strike>
      <samp id="6w2cq"></samp>
    • 首頁 > 社會民生 > 正文

      天朗氣清,正成為咱中國的底色

      日期:2020-08-05 14:49:29   來源:   點擊:
        京城居,大不易。2012年畢業來京工作,最困擾鄭琦的,不是昂貴的生活成本和快速的生活節奏,而是空氣。
       
        “那時候,只要有藍天,朋友圈都會被刷屏。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拉開窗簾,看看是否有霧霾。”
       
        來京后的前兩年,她一度猶豫是否離開。
       
        這些年,“朋友圈里曬藍天的人越來越少。”為啥?鄭琦一樂,“因為藍天不再是稀有品了!”
       
        近年來,國家花大力氣治理空氣污染,空氣質量得到切實改善。“我是眼看著北京的藍天一天天多了起來。”鄭琦對這種改變感受頗深。
       
        空氣好了,她也決定,就在北京扎下根兒。
       
        北京“氣質”的日益提升,是中國近年來強力推進藍天保衛戰成果的縮影。
       
        過去30多年,中國先后面臨嚴峻復雜的酸雨、霧霾等大氣污染問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為了解決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相繼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打響了藍天保衛戰。
       
        
       
        僅僅7年時間,首批開展監測的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3%
       
        2019年第四屆全球環境大會前夕,聯合國環境署在肯尼亞內羅畢發布名為《北京二十年大氣污染治理歷程與展望》的報告,稱贊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已經成為世界級教科書。
       
        1998年至2017年這20年間,北京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分階段持續實施有力的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
       
        尤其是2013年至2017年,這是北京開展最系統、最大力度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5年。全市污染物排放強度逐年下降,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濃度較1998年分別下降了93%、38%和55%。
       
        2018年,北京接續推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加碼,按照全國統一部署,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截至去年底,北京PM2.5年均濃度降至42微克/立方米,這是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聯合國環境署亞太區代表德欽·次仁贊嘆:“北京作為發展中國家里一座極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把時間撥回2013年。那年1月,中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出現嚴重霧霾天氣,面積一度達到143萬平方公里。
       
        霧霾所及,覆蓋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全國平均霧霾天數達29.9天,創52年來之最。北京PM2.5年均濃度更是高達89.5微克/立方米,超出35微克/立方米這一國家標準1.5倍。
       
        從2013年1月開始,“環保達人”鄒毅用手機記錄下這些年北京天空的顏色。
       
        “每天早上以同一地點作為背景,拍攝天氣狀況,發在微博和朋友圈上。每兩個月,將所有照片拼成一張大圖。”鄒毅的持續記錄,見證了治理奇跡的發生,“霧霾天、藍天一目了然。”現如今的拼圖里,藍色已占多半。
       
        污染排放減少,PM2.5濃度降低,藍天白云常駐,這樣的變化不只發生在北京。
       
        監測數據顯示,到2019年,第一批開展PM2.5監測的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43%,重污染天數下降了81%。
       
        “十三五”以來,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年均濃度累計下降21.7%,重污染天數由平均10天下降到6天。重污染天氣影響范圍、發生頻次以及嚴重程度都明顯減輕。珠三角PM2.5濃度從2015年起連續5年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二氧化硫是酸雨的罪魁禍首,大氣主要污染物中,其下降幅度最為明顯。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濃度由2013年的3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11微克/立方米,降幅超68%。全國酸雨區面積占比已從歷史高期的30%以上,下降到5%左右的水平,酸雨頻率、降水酸度都明顯下降。
       
        “以前國外專家來中國作報告,都會拿出一張喇叭口形態的圖表,顯示自己國家GDP、各類工業產量等在增長,污染物濃度在下降。”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說,2013年以前,我們拿不出類似的圖。如今我們的“喇叭口”形態也已經出現,社會經濟發展指標與環境指標逐步走向共贏。
       
        動員社會力量之廣、治理力度之強、空氣質量改善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大氣污染治理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數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從工業煙塵、酸雨到顆粒物,大氣污染治理的控制目標、管理模式都發生了重大轉變,不變的是各地區各部門持之以恒的努力。
       
        從1973年《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頒布、1982年《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出臺,到1995年國務院批復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劃分方案,再到本世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接續推出,一個個行動落實,一項項目標實現,八方合力,久久為功,成效漸顯。
       
        ——精準治污,瞄準四大結構。
       
        由于生產工藝落后、污染嚴重,今年4月11日,太原市港源焦化有限公司運行20年的焦爐被關停。“焦化產業是太原主導產業之一,也是亟待破解的大氣污染老大難問題。向結構性‘污染’開刀,升級產業水平、優化產業布局,是破解這一難題的必由之路。”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說。
       
        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四大結構調整優化,是大氣污染治理的根本之策。目前,全國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比例已經超過80%;京津冀6.2萬余家涉氣“散亂污”企業完成整治;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實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全覆蓋;大宗物資運輸轉向“公轉鐵”……
       
        ——科學治污,加強科技支撐。
       
        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信息顯示,經過2000位專家近3年的不懈努力,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的成因已經摸清,這些科研成果有力支撐了區域空氣質量的改善。
       
        科學治污,不僅要有最聰明的大腦支持,還要有最智能的設備支撐。1436個監測點位,基本上實現了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的有效監控,一張健全完備的國家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讓污染無所遁形。無人機、遙感衛星、移動監測車、智慧環保系統等,不斷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科技支撐。
       
        ——依法治污,嚴格執法督察。
       
        依法治污,對違法企業“利劍出鞘”毫不手軟。2014年,陜西省根據新實施的環保法開出按日計罰的首張“天價罰單”。涉事企業超排污染物,被罰款20萬元,但是企業拒不整改和繳納罰款,79天后這筆罰款飆升至1580萬元。這張罰單成為新環保法的“試金石”。
       
        依法治污,并不僅僅意味對違法企業的懲治。大氣污染治理措施落實不到位,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郜義等22名責任人被問責;干擾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導致監測數據嚴重失真,時任山西省臨汾市環保局局長張文清鋃鐺入獄;山東省臨沂市“一刀切”導致餐飲企業大面積停業,相關責任人被曝光和移交問責……
       
        依法治污,尊重法律、摒棄任性,既敢啃“硬骨頭”,也避免“一刀切”。
       
        河北衡水,每年秋冬季,金太陽運輸機械工程有限公司都是停限產名單的常客。可去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時,這家被納入衡水市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的企業免于停限產。
       
        “去年以來,衡水市堅持從‘細’上下功夫,深入企業,把管控措施細化到每一個生產環節,實行差異化管控,不搞‘一刀切’。”衡水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何立濤說。
       
        “幾十年來,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大氣十條’創造了大氣污染防治的奇跡,動員社會力量之廣、治理力度之強、空氣質量改善幅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表示。
       
        藍天保衛戰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絕非一蹴而就之事
       
        河北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封閉料場,在原來霧炮抑塵基礎上增加了霧簾,實現全覆蓋抑塵。滿載的運料車駛出場前,霧炮和霧簾會自動噴出水霧,抑制揚塵,一年能減少無組織揚塵排放2000多噸。
       
        “環保投入不設上限,今年我們計劃投資14億多元,提升工藝水平,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排放。”德龍鋼鐵總經理劉國旗表示,盡管企業已經實現超低排放,但仍有進步的空間。
       
        堅持綠色發展也為企業帶來了紅利。德龍鋼鐵也由此成為生態環境部認定的全國環保標桿鋼鐵企業。這項社會聲譽,也使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獲得更多的項目和投資機會。
       
        在中國的廣袤大地,平衡發展與保護的探索一直在繼續,越來越多的地區保持綠色發展定力,吹響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沖鋒號”。
       
        在京津冀,北京重型柴油車抽檢超標率從2018年的15%,下降到2019年的8%;天津“散亂污”企業動態排查、動態“清零”;河北基本淘汰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
       
        在長三角,上海著力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工業爐窖專項治理;江蘇建成由4331個測點組成的PM2.5網格化監測系統,561個重點鄉鎮建成空氣站;浙江提前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
       
        在汾渭平原,山西從破解結構性污染入手,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推動運輸結構綠色化;河南實施空氣質量排名約談、綠色環保調度等措施,強化各級政府、企業責任意識;陜西嚴禁關中地區新增鋼鐵、焦化等產能……
       
        保衛藍天,成果喜人,但也必須保持清醒。
       
        “雖然大氣污染防治取得顯著進展,但以 PM2.5為主的大氣污染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三大重點區域PM2.5濃度均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柴發合表示,中國的標準限值執行的是世界衛生組織第一階段目標值,與發達國家執行并達到的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目標值還相差甚遠。
       
        “在PM2.5污染水平持續降低的同時,臭氧污染問題凸顯。”柴發合說,解決以 PM2.5和臭氧為代表的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 必須多種污染物協同減排、精準控制。
       
        令人欣慰的是,管住重點行業、管好每一個閥門,針對臭氧問題,揮發性有機物減排的針對性措施已經在各地順利施行。不僅如此,加強二氧化碳與傳統大氣污染物協同減排也提上日程……
       
        藍天保衛戰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絕非一蹴而就之事。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沿著既定路線,精準治污、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我們一定能打贏藍天保衛戰,喚回藍天白云常駐。
       
       
       
        圖片說明:
       
        圖①:浙江省臺州市的藍天白云景象。
       
        陳月明攝(人民視覺)
       
        圖②:7月29日,在藍天、白云映襯下,祁連山南麓油菜花競相綻放。
       
        胡志強攝(人民視覺)
       
        圖③:為推進大氣環境治理,2019年底,河北省秦皇島市投產環保型熱電聯產項目。圖為熱電聯產項目外景。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攝 
       
        圖④:8月1日,上海天空再現高顏值“水晶天”,藍天白云景色美不勝收。
       
        嚴大明攝(人民視覺)
       
      (責編:岳弘彬)
      來源:人民網

      上一篇: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臺風藍色預警 國家防總啟動防汛防臺風Ⅳ級響應 北方大部和南方部分地區將出現強降雨過程

      下一篇:快遞包裝有了綠色標準(關注固廢回收利用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老师洗澡喂我吃奶的视频| 国产漂亮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9999热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黄色片网站|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美女被吸屁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很污很黄能把下面看湿的文字|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1000部啪啪未满十八勿入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第一区在线| 美女扒开胸罩摸双乳动图|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1000又爽又黄禁片在线久|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99在线小视频| 成人网在线免费观看| 亚一亚二乱码专区|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aaa|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亚洲理论片中文字幕电影|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天天成人综合网|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女人腿张开让男人桶爽| 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