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安慶宜秀區文旅局、宜秀區農業農村局、楊橋鎮人民政府主辦,楊橋鎮余灣村委會、安徽省宜鄉優品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安徽大自然文化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執行的首屆中國宜秀楊橋朱紅桔采摘文化旅游節在烏龍溪景區開幕。
宜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胡昶,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富斌,副區長馬韜,區政協副主席陳啟講,區政協副主席吳桂芳,大龍山林場場長、楊橋鎮黨委書記王一中出席活動啟動儀式,市經開區招商局、宜秀區農業農村局、宜秀區文化旅游局、安慶商會及部分企業公司負責人參加。
開幕式現場準備了繽紛薈萃的文藝演出,包括明星助演、舞蹈、雜技、魔術、模特走秀等十余個精彩節目,活動當天還特邀春晚常客喜劇大師趙本山老師的關門弟子,也是《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趙四的扮演者、搞笑明星劉小光老師來到活動現場為觀眾帶來精彩演出,并進行網絡直播為楊橋朱紅桔代言。
除此之外,在這里,還有溫暖的一角。為更好的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借著此次活動,現場還特設立了消費扶貧產品展示臺,展銷品種包括藍莓酒、楊梅酒、獼猴桃、稻香米、土雞蛋等農產品,幫助解決貧困戶銷售難的問題,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
秋意漸濃,柑橘愈香。余灣村地處安慶市北郊,柑橘是余灣村的傳統優勢產業,至今已有兩百余年的歷史,這里柑橘種植面積約1200畝,年產量達到300萬斤。多年來,楊橋朱紅桔不僅以優異的品相和純正的口感被消費者青睞,更難得的是其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成為果農經濟收入重要來源。2016年“楊橋朱紅桔”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通過國家扶貧產品認定,已認定的扶貧產品也入駐中國社會扶貧網消費扶貧行動第四方服務平臺。本次楊橋朱紅桔助農文化節以“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以朱紅桔為抓手,擴大地理知名度、打造余灣品牌、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眼下正值朱紅桔上市旺季。通過積極探索,余灣村的柑桔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通過線上線下將朱紅桔帶上網、帶進店,不僅幫助果農增收致富,更帶動了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實現貧困群眾增收致富。余灣村黨支部書記朱李清告訴筆者,本次楊橋朱紅桔文化節10月17日正式開園,至23日結束共歷時7天,希望通過首屆朱紅桔采摘節,把家鄉的柑橘推廣出去,一方面可以幫家鄉的父老鄉親解決銷售問題,增加貧困戶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把余灣柑橘這個品牌推銷出去。
在余灣村,除了盛產柑橘,這里還有著省級“徽姑娘”農家樂一條街、省級小餐飲食品安全示范街、省級特色示范名村、省級桔子香生態園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等多種稱號。起始于2002年的余灣“徽姑娘”農家樂一條街,發展到現在已有十余家,其中省級“徽姑娘”農家樂就有7家。下一步,楊橋鎮將充分發揮鄉村生態游的優勢,朝著現代生態游的發展模式去布置,真正實現“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扶貧”,將余灣村打造成為安慶市北郊的又一個休閑圣地。(金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