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將至 中國主會場活動唱響先聲
日期:2020-05-18 10:03:07 來源: 點擊:
人民網北京5月17日電 5月17日,在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作為中國主會場活動所在地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總館和雨花臺歷史紀念館舉辦一系列活動,為即將到來的“5·18”唱響先聲。
弘揚雨花英烈精神,彰顯新時代責任擔當。雨花臺歷史紀念館從上午九點開始,陸續推出了“讓文物回家”革命文物捐贈、《中國紀念館發展報告(2019年)》發布、“中國紀念館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主旨發言、南京大學——雨花臺紅色文化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掛牌、江蘇“四種革命精神”大聯展啟動、江蘇紀念館專委會logo發布等幾項配套活動。雨花臺歷史紀念館作為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紀念館類博物館,在國際博物館日舉辦此次系列活動,對于紀念館類博物館的行業綜合發展、行業評估完善、行業影響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下午兩點,“博物館青年對話論壇”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館多功能廳舉行。論壇主題為“青年視角——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館”,從青年人的視角出發,圍繞博物館教育、展覽、服務等方面,談論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館。發言嘉賓均為來自研究博物館學的青年學者、博物館青年從業者、關注博物館事業的青年精英。這些在業內暫露頭角的青年人才,匯聚一堂,助力打開青年視野、交流博物館未來發展思路、共建多元和包容、更受年輕人喜愛的博物館。
同時,“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論壇”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館學術報告廳舉行。論壇主題為體現中華文明多元和包容的文創產品開發,議題有文創產品開發的個性化與多樣性、文創產品開發的合作機制、文創產品(展覽、社會教育活動、衍生商品)的國際交流三方面。發言嘉賓為來自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產業鏈各環節代表,探討了文創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博物館IP授權、文創品牌建設、數字文創等方面的熱點話題,切中當下我國文創產業發展中的關鍵環節,對推動我國文創行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南京市博物館總館多個館區無縫聯動,舉辦一系列特色鮮明、精彩紛呈的展覽與活動。朝天宮和瞻園分別舉辦大型文物聯展、文旅精品夜場實景演出,為國際博物館日在南京舉辦獻禮。
下午三點半,“又綠江南——南京都市圈八城文物聯展”在南京市博物館總館(朝天宮)開幕。展覽以“多元與包容”“區域協同發展”立意,展出來自南京都市圈八個城市18家博物館的文物207件(套),其中60%以上一級文物,通過都市圈形成、各城市歷史文化、多元文化的融合三大部分內容,體現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不僅是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圈,也是自古以來的文化圈,既展示個城市獨特、多元的文化個性,又體現都市圈、城市間的文脈相通、文化相融。
晚上七點,“金陵尋夢——夜瞻園”實景專場演出在南京市博物總館(瞻園)舉辦,360度實景還原經典名著《紅樓夢》。在瞻園的亭臺樓閣間,通過傳統戲曲、器樂和多媒體的融合,再創六幕實景穿梭式演出,帶人們走進詩情畫意的沉浸式文化旅游體驗。
據悉,國際博物館日前后,江蘇省內各博物館、紀念館還將舉辦270多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主題活動,包括陳列展覽、學術研討、公眾互動和文化遺產推介等。本屆國際博物館日以南京為核心輻射帶動,引領全省文博行業朝著更高質量、更多元包容的方向持續發展。
(責編:郭冠華、丁濤)
上一篇:八部門發文: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下一篇:中國美院舉辦展覽“以藝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