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w2cq"><pre id="6w2cq"></pre></ul>
    • <strike id="6w2cq"></strike>
      <samp id="6w2cq"></samp>
    • 首頁 > 文化教育 > 正文

      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特崗教師的奉獻與堅守

      日期:2020-09-29 08:43:19   來源:   點擊:
          
        
        圖①:邵本娟與學生們在一起。
        資料照片
        圖②:倪山清在指導學生。
        資料照片
        圖③: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肖莊子完全小學,特崗教師翟小飛給孩子們上體育課。
        新華社記者 王 民攝
        數據來源:教育部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始于2006年,每年公開招考選聘數萬名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貧困縣農村學校任教。
       
        15年來,“特崗計劃”共為中西部地區22個省份1000多個縣的3萬多所鄉村學校和教學點補充95萬名中小學教師。通過“特崗計劃”直接或間接補充的教師,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最多、學歷最高、待遇保障最為齊全的新一代鄉村教師。
       
        近百萬特崗教師同廣大鄉村教師一起,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他們堅守在最邊遠、最貧困、最艱苦的地區,為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本期周刊,我們選取幾位特崗教師的故事,在他們的講述中,能看到鄉村教育的變化,能看到一大批有志青年到鄉村、到邊遠地區為國家教育事業建功立業的奉獻與激情。
       
        ——編  者  
       
        
       
        “感覺有做不完的事,唱不完的歌”
       
        講述人: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希望小學  王楊穎
       
        我的爺爺是老師,伯伯是老師,爸爸也是老師。當老師,一直都是我的夢想。2018年,我參加“特崗計劃”,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希望小學任教。
       
        來到學校,我很驚喜:教室里有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操場有塑膠跑道,還有正在建的游泳池。一切仿佛都在和我說,老師,就等你來了!
       
        學校有440名學生,在我來之前只有一名音樂教師。我想為鄉村孩子組建一支合唱隊。我發現,孩子們學歌時熱情滿滿,課堂氛圍好到不行,但到了展示時,小嘴好像貼了封條,鼓勵了半天愣是沒聲響。我調整教學方式,從單人改為小組表演,還設計模仿動物叫聲的發聲訓練,同學們十分喜歡。
       
        傍晚,我和孩子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哼著《斑鳩歌》,與夕陽為伴,與飛鳥共舞。這是我給孩子們選的歌,我希望孩子們都像快樂的小斑鳩。
       
        記得去縣城比賽那天,同學們緊張又興奮。我看著他們一個個精神高度集中、眉目間透著認真的表情,不禁也樂了。后來,縣里舉辦鼓號隊活動,孩子們又急匆匆跑來報名,“王老師!我們一定能把號子吹亮,把鼓敲響!”看著他們快樂的笑臉,我覺得小小金子已經開始閃閃發光。
       
        在瓊中生活了兩年,我很喜歡這里。和孩子們在一起,感覺有做不完的事,唱不完的歌。學校旁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每天嘩啦啦地流著。我想,孩子們就像一條條小河。而我愿意守在岸邊,望著他們奔向遠方。
       
        
       
        “懷揣自信和夢想,走向美好的明天”
       
        講述人: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普拉底鄉臘早小學  邵本娟
       
        2017年,我加入“特崗計劃”,現在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普拉底鄉普拉底中心學校下面的教學點臘早村臘早小學任教。
       
        剛來學校的那個周末,我去家訪。學生小春帶我進山,從早上7點走到下午1點才到家,足足走了6個小時。停下來一看,白云就在身邊,似乎一伸手就碰得到。
       
        小春的奶奶看到我們很高興。她說,小春父母外出打工了,她很想到學校看孫子,但路太遠,希望老師多照顧孩子。奶奶說著傈僳語,小春給我翻譯。我一個勁地說,奶奶您放心,我一定會對學生好的!
       
        那天,我邀請小春和奶奶走到屋外,給他們拍合影。老人家特地打開箱子,換上一件帶花的衣服?吹胶嫌,奶奶流淚了,說老師有心,自己以前從來沒有和孫兒拍過照片。
       
        下山時,看到大山里的風景很美,我在心里說,自己要為山里孩子做的事情還很多。
       
        后來,我經常去家訪。山高路險,山體滑坡塌方時有發生。一次次跋山涉水中,我把全班25個孩子的家全部訪遍。
       
        家訪時,我發現小花用木炭在墻上畫畫,沒有水彩筆,木炭也能勾勒出最美的線條。在小普家,我發現他把竹筐掛在小樹上當球籃,他長大后想成為運動員。那一刻,我知道,大山里的孩子,都有很美的夢想,都希望有多彩的童年。
       
        我有一個樸素的愿望:希望孩子們從大山出發,懷揣自信和夢想,走向美好的明天。
       
        
       
        “為更多鄉村孩子鋪路搭橋”
       
        講述人: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五龍小學  倪山清
       
        我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家里窮,常和父母上山挖草藥,一走就是5個小時的山路。遇到大雨,路被沖垮,還要臨時鋪路搭橋。在我的記憶里,經常要走好長好長的木橋,下面是湍急的河水。小時候的我無數次地想,如果路能夠開闊一些、牢固一些,該有多好!
       
        2014年,我大學畢業,聽說有“特崗計劃”,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我希望為更多鄉村孩子鋪路搭橋——人生的路、成長的橋。
       
        我擔任班主任,班上29個孩子,有20個是留守兒童,還有幾個孩子是單親家庭。我對自己說,要把每個孩子放在心中,關心每一個孩子。
       
        10歲的小俊總愛哭,性格內向,總是一個人蹲在地上玩。家訪中,我得知小俊父母離異,他一直跟著60多歲的奶奶生活。
       
        我想,心病還要良藥醫。師者仁心,要對癥下藥。我有意識地找機會陪他數螞蟻,見他對昆蟲感興趣,我還跟他講我在山里挖草藥的故事。我們一起散步,一塊踢球,他的奶奶生日時,我們給奶奶做了一碗面條。那天,小俊終于敞開心扉,愿意和我交流了。
       
        前不久,因為參加特崗教師報告會,我第一次走出四川。飛機飛翔在祖國的藍天,我聽著飛機轟鳴,看著窗外風景,心想,我要帶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讓他們的夢想起航。
       
        
       
        “有了舞臺,學生們就能閃閃發光”
       
        講述人:湖北省恩施市新塘鄉雙河初級中學  吳艷鋒
       
        2007年,從三峽大學畢業后,我來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龍鳳鎮龍馬村龍馬初級中學任教。
       
        剛上講臺,我很緊張,沒想到,學生也很緊張。山里娃不自信,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無論怎么啟發,只是滿臉通紅,一聲不吭。那一刻,我下定決心,不僅要教他們知識,還要幫助孩子們變得自信、開朗。
       
        我和其他老師就地取材,舉辦釣魚大賽,組織師生馬拉松比賽,開展寢室美化大賽,力爭讓每個孩子都登上舞臺。
       
        這些年,一批批鄉村孩子從這里出發,進入清華、浙大等高校,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疫情防控期間,昔日學生們的表現讓我倍感欣慰。學生黎萍在武漢工作,她把同學們募集的蔬菜送到武漢市民手上。讀書時的她,性格靦腆內向,在我的鼓勵下,她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張又一張獎狀,鋪滿家里的整面墻,后來順利考入華中師范大學。
       
        學生唐杉如今是一名教師,疫情防控期間,她的網課特別受歡迎。然而,初中時,她還是一個羞怯的孩子。我鼓勵她參加手抄報比賽,她拿了一等獎,也有了自己的舞臺。前年,大學畢業的她也選擇了回到鄉村。
       
        今年7月,我調任到新塘鄉雙河初級中學,擔任校長。回想這些年走過的路,我感到非常充實。鄉村給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而我也努力給學生們提供舞臺。我相信,有了舞臺,學生們就能閃閃發光。
       
        
       
        “這兒是你們的家,也是老師的家”
       
        講述人:河南省濮陽縣徐鎮鎮昆吾社區小學  楊  承
       
        2009年,我來到河南省濮陽縣徐鎮鎮六市小學,成為河南省首批特崗教師。
       
        當時,老校長騎摩托車把我接進村子。六市小學只有4名老師,在我來之前,最年輕的老師已經53歲了。
       
        那天剛下了雨,教室里滿是水,濕漉漉的,光線也不足?墒,當我看到孩子們明亮的眼睛,內心涌起一股力量。一間電教室就是我的家,白天拉開桌子是辦公室,晚上拼起來做床板。條件確實艱苦,可我感覺到,這里需要我,孩子們需要我,離不開我。
       
        記得有一年,我去縣城開會。傍晚坐唯一的一班中巴車回學校,天黑了,順著燈光一看,幾個孩子還打著傘站在那里等我。孩子們哭著說:“老師,我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我說,這兒是你們的家,也是老師的家!
       
        還有一年,校長通知要把我調到另一所學校。學生小寧的爺爺開口就說:“楊老師,您要是嫌我們這里條件差,我們每家拿一些磚,給您蓋一間新屋子!”看著學生和家長們熱切的目光,我下定決心,留下,不走了!
       
        隨著黃河灘區移民搬遷,2011年,我帶著52個孩子,一個都不少地來到前范寨小學。2015年,我們又來到安置區昆吾社區小學,孩子們的學業順利銜接。這些年,學生從40多名發展到1500多名,一批批特崗教師也為學校注入新鮮血液。這里,有教育的進步,有明天的希望。
       
        在母親河之濱,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融入黃河,做黃河里的一朵浪花。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7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王政淇)

      上一篇:立德樹人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高校教師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下一篇:我國公共圖書館去年平均每天發放借書證二十三萬多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真正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 蜜桃成熟时1997在线看免费看|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黄| 国产gaysexchina男同menxnxx| 2022天天操| 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男女激烈试看120秒动态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jizz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校园性教k8版在线观看| 免费专区丝袜脚调教视频| 非洲人zoxxxx另类|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一级毛片在播放免费| 日韩黄色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玉蒲团2之玉女心经|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站|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射|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直播|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入口|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怡红院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