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宜秀】漁民崔小兵:揮手過去 未來無限可能
日期:2020-12-04 14:35:47 來源: 點擊:
姥山社區位于羅嶺鎮最北端,社區總面積13.27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521.15畝,山場面積3000畝,水面積30000多畝。一直以來都是憑著“靠山吃山、靠湖吃湖”的思路來發展社區集體經濟。許多村民以水產養殖、捕魚為業,自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政策以來,羅嶺鎮開展進村入戶的宣傳工作,大家積極響應號召,不等不靠,棄“漁”轉業,姥山社區漁民崔小兵就是其中一員。
崔小兵今年53歲,曾是姥山社區有名的捕魚能手,禁捕退捕政策實施之初,他是第一個主動向居委會申請拆解漁船、銷毀漁具。問及他當時的想法,他感慨地說:“咱們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都是黨給的。現在政府要求保護生態,不能下湖捕魚,那咱就要聽黨的話,不能添麻煩。”
(袁小兵在鎮塑料廠工作)
不再捕魚之后,崔小兵在村里的幫扶下到鎮里塑料廠上班,他為人和善,肯吃苦加上吹塑技術精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問及現在的收入變化,崔小兵說:“以前收入不穩定,也是個體力活,風里來雨里去的,年紀大了身體也吃不消。現在在塑料廠上班,人要輕松不少,休假的時候,還可以回家幫襯家里養點雞鴨,種點小菜,一個月收入4000塊錢左右,還能余點錢幫襯一下孩子,感覺挺好的!”當時和他一起主動上繳漁船漁具的,還有漁民 江自力、江小苗等,在他們的帶動下,姥山社區6戶漁民全部完成了漁船網具的回收和捕撈許可證的上繳。
為確保上岸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社區精準施策,一對一摸排退捕漁民就業及社保情況,主動上門幫助退捕漁民辦理社保參保手續,同時,按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制定一戶一策幫扶措施,確保漁民貧困戶離船不離隊,“失業”轉“就業”。截至目前,姥山社區符合參加養老保險條件的漁民有6人,參保率100%,實現“應保盡保”全覆蓋。共發放養老保險補貼6戶,每人每年2000元,年限15年。
為了讓閑置的3萬多畝水面再次發揮效益,社區將水面入股羅嶺鎮政府成立的鳳英故里農林有限公司,由該公司統一對菜子湖水域進行管理,獲取入股分紅金;按照“人放天養、生態環保”型養殖模式,將新建圩、亭子賽圩進行發包流轉,科學投放和回捕自凈性魚類。2019年,姥山社區水面資源不僅再次被盤活,而且做到了生態環保,經營性收入大幅度上升,達到了92萬元。
(候鳥來到菜子湖過冬)
今年來,社區新建高標準無性系茶園200畝,引進優良白茶品種——黃金芽,發展林下經濟。2020年山場的有效利用增加社區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后會逐年增加。在做實產業發展的同時,社區深挖村莊文化內涵,依托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利用閑置的敬老院,打造具有鄉愁鄉情、富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精品民宿品牌,趟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發展新路子。2020年,姥山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10余萬元。
民富了,村強了,綠色小康將在姥山社區唱響一曲婉轉動聽的旋律。走近她,仿佛走進了美麗的山水田園畫卷。(張箭 袁楠)
上一篇:宜秀區政府與安慶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緊密型城市醫療聯合體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下一篇:宜秀區政協三屆十八次常委會議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政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