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宜秀】服務項目建設添活力 實現經濟發展“起跳”發展
日期:2020-12-16 14:54:30 來源: 點擊:
“十三五期間”,宜秀區聚焦實體經濟,突出煅長板、補短板,凝心聚力穩投資,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全面跟進在談項目線索,轉化簽約項目,加快億元以上已簽約工業項目落地開工。精準高效抓服務,扎實開展“四送一服”,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問題,全力服務企業發展。實現首位產業齊頭并進、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旅游經濟迎來較快增長、企業服務不斷深化、園區發展質效并進,經濟發展“起跳”之勢逐漸形成。
聚焦實體經濟 實現經濟發展質效并進
項目是經濟發展源頭活水。在安徽晶凱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集成電路電子封裝材料基地(安慶)項目工地上,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規格廠房,工人們正在處理收尾工序。“整個項目進行的非常順利,目前公司把最核心的技術產品放在這邊,我們希望在宜秀區這片土地上干一番大事業!”晶凱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安徽晶凱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國較大的光纖光纜涂覆材料供應商上海飛凱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集成電路電子封裝材料基地(安慶)項目于2017年8月落戶宜秀經濟開發區,2019年10月底開始進行試生產,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過10億元。
像晶凱這樣項目,只是宜秀區園區招商項目的一個縮影。“十三五”以來,宜秀全區上下把招商作為第一要事,區級領導高度重視、率先垂范,全區各部門通力協作、全員參與,鄉鎮(街道)平臺合力推進,人人談招商、抓招商,全民招商氛圍日益濃厚。招商機制日趨完善,建立招商流程圖,完善信息甄別、項目預審、項目推進、督查考核等閉環管理機制,招商工作步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招商實效不斷增強。突出創新招商。加快融入長三角步伐,以“工業強區”為抓手,圍繞規上工業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結合一區九園承載平臺,通過“基金招商”、“大數據招商”、“品牌招商”、“服務招商”、“代理招商”、補鏈、強鏈招商等新的招商方式。通過龍頭企業帶動、重點項目支撐、質量品牌提升,引導食品加工、醫療包裝、智能制造等主導產業集聚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帶動發展,融入上下游產業鏈。2016年以來,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117個,其中新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6個,食品加工首位產業項目16個,實際利用境內資金265.37億元,境外資金2.01億美元。突出招大引強。堅持“3(北、上、廣)+2(臺灣、國外)”模式,赴長三角考察招商,舉辦鄉鎮節慶會,承辦各類投資環境說明推介會及龍舟文化節,分別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舉行了36次不同形式和規模的招商推介活動,先后成功引進協議投資20億元的安慶弘陽廣場商業綜合體、協議投資10.5億元的置地栢悅中心現代服務產業發展中心、協議投資5.6億元的集成電路電子封裝材料基地(安慶)等117個產業類項目。恒光智能等70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開工建設,五年累計完成投資226.359億元;晶凱、鈺橋、九九華立等49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竣工投產。突出隊伍打造。十三五期間,對重點項目建立健全洽談、簽約、開工動態管理臺賬,落實“招商引資預審機制”、“工作流程責任制”“考核獎懲辦法”、“重點項目調度”等一體推進和層級調度機制,提高項目落地率。舉辦學習、講座、研討三合一招商骨干培訓班15場。由區四大班子帶隊構建專業化招商隊伍,動態充實招商小分隊人員。鼓勵已落地企業利用業務渠道、人脈資源,引進合作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投資,擴大“朋友圈”,形成引進一個、帶來一批的聯動效應。與知名商會建立合作關系,開展招商推介活動,遞出“新名片”。
優化營商環境 強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服務企業,才能不斷增加經濟發展動力。宜秀區政務中心自2019年7月1日運行以來,前來市場監督管理窗口咨詢辦理業務的市民絡繹不絕。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蓋莎莎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市場監管局的所有數據檔案事項已經進駐中心,其中包括市場主體登記、經營許可證的登記、特種設備使用登記,我們這邊每天業務量大概有30多件,到目前為止,我們區市場主體已經達到19975戶,企業主體達到5522戶,窗口的設立,真正做到了便民服務,并且為市場主體增添了新活力。”
宜秀區政務服務中心2019年5月份開始建設。僅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大廳裝修、軟硬件建設、窗口設置、部門和人員進駐等工作,并出臺了一整套規章制度,區政務服務中心于2019年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中心共設立46個服務窗口和1個婚姻登記處,市場、公安、稅務等23個部門和郵政快遞、公章刻制等服務機構正式進駐,大廳窗口及相關工作人員70余人,基本實現了應進必進。在區級大廳建設完成的基礎上,鄉鎮(街道)和村(社區)也積極開展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工作。6個鄉鎮(街道)、60個村(社區)的為民服務中心大廳已全部按照標準化建設完成。“十三五”期間,全區已通過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平臺認領、編制、公開政務服務事項6162項,辦件量達到967965件,“皖事通”APP注冊量達到103747人,占常住人口37.33%。通過推廣,企業群眾通過“皖事通辦”平臺辦事過程中電子材料使用率顯著提高,其中電子證照使用70901次,電子云簽使用59704次,電子檔案歸集14220件。政務服務事項的平均承諾辦理時間壓縮至1.45個工作日,同比下降85.9%;平均申報材料數量減少至2.13件,同比下降62%;全區6162項政務服務事項已100%實現“最多跑一次”。5702項個人事項中,5674項已經實現了“零見面”辦理,“全程網辦”個人事項占比達到99.51%。設立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兩個營商環境重點領域綜合窗口。企業開辦綜窗通過企業開辦網上綜合服務平臺完成2784家企業全程網上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窗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管理平臺完成14個項目的網上審批工作,打造政務服務“簡易辦”改革新名片。(撰稿:葉帥 審核:肖琪)
上一篇:鄭家齊到宜秀區督查平安建設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
下一篇:【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宜秀】激發全域旅游新活力 書寫文化旅游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