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嶺鎮羅嶺社區:黨建引領產業興旺 鄉村振興強村富民
日期:2021-11-19 08:55:05 來源: 點擊:

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火車頭”。近年來,羅嶺鎮羅嶺社區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按照“支部引路、黨群共富”的思路,發揮“主心骨”作用,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整合各方力量,讓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黨員沖在產業一線,群眾富在產業鏈上。
黨建引領定調子
農民要致富,關鍵看支部。長期以來,羅嶺社區交通條件差、產業單一等狀況束縛著群眾的思想,嚴重制約了全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尋找適宜本村發展的產業道路迫在眉睫。羅嶺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摘帽的根本之策,立足“一村一品”,因地制宜著力探索發展特色產業,主動作為、多管齊下,帶領黨員干部走出去開眼界、拓思路,實地深入多地考察研究,經過多番考察研討,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充分挖掘資源優勢,最終選定蔬菜大棚作為本村特色產業發展主調子。
干部下沉探路子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發展初期,針對大棚蔬菜這一新興產業,大部分群眾存在“懷疑”和“害怕”心理,擔心收益情況,不敢輕易嘗試。為順利推進蔬菜產業發展,也為消除群眾疑慮,羅嶺社區黨支部成員大膽嘗試,化身為走在產業試發展道路上的先行者,他們深入田間地頭,百姓家里。通過帶農民參觀成功案例以及專家的培訓,才說服眾多農民一起加入蔬菜產業中來。羅嶺社區在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嘗試,終于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脫貧戶+農戶統籌管理。多方聯動,從不同角度給鄉村振興增添各自的力量,同時最大限度地統籌集聚合力,集中人力、財力,發揮現有資源的最大優勢,促進農業發展,產業規;图s化,努力破解社區集體經濟規模小、無保障、增收難的問題。只是短短半年時間,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齊地排列著,一幅產業興旺的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產業興旺成例子
產業好不好,關鍵看實效。羅嶺社區為了鞏固脫貧成果,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多箭齊發。一是通過土地流轉,實施羅嶺社區生態園提升工程,今年種植40畝大棚蔬菜,爭取年生產2-3茬,按2茬計算,每畝年產蔬菜2萬斤,預計年純收入達到20萬元。該項目的實施,有效促進社區特色產業發展,并通過提供就業崗位帶動約10戶脫貧戶就業增收,有效鞏固脫貧成果;二是經營管理大鼓佬150畝土坎茶園,三年育苗期間,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等方式實現脫貧人口就業,三年育苗期后,擬建茶旅一體化工程,打造觀光、旅游、采摘等綜合產業項目,該項目的實施,帶動242人受益,社區集體增收預計8萬元,真正實現了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三是大力扶持并配合宇順高科種植特色健康生態稻產業基地1800畝,實現集體增收21.45萬元,帶動106戶脫貧戶增收;四是社區繼續種植拋荒田240畝,提高糧食生產,力爭穩中有增,帶動集體增收和貧困戶受益。
展望未來,羅嶺社區黨委將繼續帶領黨員群眾在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道路上向深、向上耕耘。在今年建成40畝蔬菜大棚的基礎上,明年再計劃投資1800萬新建60畝大棚、1300平方米的蔬菜分揀車間、園區道路建設、灌溉系統等附屬工程。在大力推進規;、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的農業產業鏈上,做實、做強、做大生態茶園、蔬菜基地以及打造旅游觀光采摘一體的新興產業,打開農旅產業局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幸福羅嶺。
百姓幸福過日子
如今村民在產業興旺的映射下過上了幸福的日子,口袋的票子有了,自然對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羅嶺社區今年擬投資170余萬元,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百姓居住環境,其中包括龍咀道路、柳莊道路硬化工程、鹿鼎山生態養殖園區道路、大鼓佬茶場茶旅道路硬化工程,確保“四好農村路”往居民組全覆蓋、往農戶家門口延伸。在申報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對29個居民組的沿線道路,房前屋后衛生進行常態化的保潔,實施保家塅清淤護砌、當家塘清淤治理以及污水管網改造,持續改善人居環境,以“黨建+網格+三長”制度,逐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真正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新興支柱產業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幫助老百姓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的愿望,照顧孩子、工作兩不誤。日子穩定,收入高,自然樂開了花!
產業興才能鄉村興,產業強才能村民富。下一步,羅嶺社區將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以“爭做示范、爭當表率、走在前列”的擔當和使命,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堅持鄉村振興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真抓實干,抓好產業興旺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奮力走出一條具有羅嶺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張海霞)
上一篇:羅嶺鎮黃梅村:菊花飄香采摘忙,鄉村振興產業旺
下一篇:羅嶺鎮妙山村:菊花飄香采摘忙 扮靚鄉村振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