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橋鎮余墩村:打造“一村一品” 助力鄉村振興
日期:2021-08-09 14:55:00 來源: 點擊:
楊橋鎮余墩村北倚大龍山,面臨石塘湖,總面積約4.8平方公里,全村現有17個村民組586戶2054人,是盆景花卉的生產基地。村境內風景優美,生態宜人,花卉盆景享譽省內外。然而村民不富、產業勢弱,這是余墩村長期以來給外人的第一印象。如何改變村莊現狀、找到一條產業富民的路子,逐漸成為余墩村發展的首要任務。
鄉村振興,組織振興是保障,產業振興是重點。近年來,余墩村依托區位優勢和環境優勢,堅持黨建引領,以“突出主導產業、打造花卉余墩”為發展目標,大力引導農戶進行產業轉型,走上了一條黨建帶動主導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

產業轉型,向生態要效益
一直以來,該村的農戶大多是以傳統農業為主,投入產出比不高。如何找到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村黨支部最迫切的事情。經多次調查論證,村黨支部決定走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生產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按照先運行、多扶持、后規范和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進行創業扶持,京苑園林、正林等一批從事盆景產業的企業應運而生,成為了轉型發展的受益者,村民謝某就是眾多受益者里的其中一位。
謝某曾是余墩村生豬養殖戶之一,雖每年出欄生豬300頭以上,但沒有形成規模化養殖,養殖場因糞便、污水貯運和處理能力不足,造成環境污染,周邊群眾對此一直意見很大。
2017年,石塘湖備用水源地建設和綜合整治拉開帷幕,對禁養區規模養殖戶實行統一關閉或拆除圈舍進行產業轉型,謝某也開始謀求新的發展。在村里的推薦和引導下,他利用補償金對拆除的豬舍進行改造,購置了大批盆景花卉苗木,掛起了招牌發展盆景業。
現在,謝家周邊生活環境出現大反轉——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到了春天,滿園的杜鵑花都開了,各種盆景苗木爭相吐出新芽,完全不似從前。
“感謝石塘湖整治這次東風,讓我破釜沉舟,順利轉型。雖然盆景的收益不如養豬快,但是生態環保。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我一年的收入能有十幾萬元呢。”謝某說道。
土地流轉,家門口實現就業
在位于余墩村洪塥組的盆景苗木生產基地里,幾名工人正在給苗木噴施除草劑。
江某是該村的一名村民,今年66歲,已經在盆景企業務工多年。在此之前,江某一直在城里打工。說起回村就業的初衷,江某介紹說,以前在廠子里打工,累死累活一年也才2萬多元收入。現在在園子里打工,離家近不說,一年工資就有2萬多元,再加上年底土地租金,一年的收入不比在城里務工少。”
隨著盆景苗木種植規模的擴大和種植標準化的推進,目前,像江某一樣把土地出租后再在企業務工的村民有很多。“盆景產業發展越來越好,咱老百姓的收入也越來越多,這樣的生活比蜜還甜。”江某說道。
該村以“一村一品”工程的實施為發展契機,將盆景產業納入發展整體規劃,搭建平臺流轉土地發展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進一步帶動更多的農戶參與到花卉盆景生產經營中來,為村民增收帶來切實的利益。截至目前,該村從事花卉盆景種植的農戶已達60余戶,種植面積達600余畝,形成規模化盆景園12個,年產值達2000余萬元。余墩村黨支部書記蘇飛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做大做強‘一村一品’產業,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讓村民享受到更多的發展福利。”
上一篇:楊橋鎮鹿山村:汲取黨史力量 力推鄉村振興
下一篇:楊橋鎮螺山村: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振興有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