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嶺鎮黃梅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精準發力鄉村振興
日期:2021-08-26 14:41:00 來源: 點擊:
8年的脫貧攻堅戰中,在15.8平方公里的黃梅村土地上,曾經因病、因學、因殘等原因致貧的62戶20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人均收入超萬元,黃梅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4年的20萬元突破為2020年的124.8萬元,在這“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中,留下了黃梅人扶貧攻堅的歷史足跡。
“無中生有”,開拓脫貧致富之路
唱戲要搭臺,發展要引路。找準高效發展的渠道,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老百姓的發展路子是脫貧致富的首要任務。黃梅村瞄準產業扶貧,敲開了致富門路。在全村耕地流轉面積3700畝,其中千余畝耕地受丘陵地貌、田塊小、坡度比高、不利于機械化耕種、大戶補貼減少的影響,面臨低價發包或發包流標的困境之時,2019年初,黃梅村村兩委成員多次前往宣城、東至、浙江省桐鄉市等地“取經”,提出了發展菊花產業的思路。結合“三變”改革,以成立村級經營公司,采取“基層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規模種植戶+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盤活村集體閑置房屋、廢棄場地和土地等資產,集中力量發展產業,“八統一”管理規范菊花產業發展,有力推進了菊花產業整體發展;吸納農村勞動力務工就業,以企業規范管理,解決了農村勞動力老齡化難題,有效提高農村勞動力效率,實現村級集體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帶動農戶增收的“雙提升”。通過兩年的扶貧項目開發,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124.8萬元,農戶入股分紅、務工兌現近400萬元,促進農民就業400余人。現在,黃梅村的田野里、場棚內,隨處可見的是人們辛勤勞作的忙碌身影,農戶、貧困戶不出門,在家門口就可以掙到錢。
精準發力,加速鄉村振興發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來,就要在“拓展”戰果上做文章。
規模發展促產業興旺。依托2019年1000畝菊花基地建設成型,145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落地,黃梅村精準把握市場發展方向,開辟鮮切花新市場,主動融入長三角,對接江蘇省農業龍頭企業、新三板上市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引進溫控大棚菊花鮮切花項目。同時,繼續投資200萬元,新建溫控大棚3400平方米及菊花加工附屬工程,開展代加工業務,菊花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僅2020年,黃梅村菊花產業為村集體經濟增收75萬元,菊花經濟效益顯著。
三產融合興特制村建設。堅持一產先導、二產支撐、三產聯動的發展理念,建設以“黃梅戲·菊”為主題的“戲曲小鎮”,全力打造全區特制村樣板工程和全國重要的黃梅戲鼻祖地。啟動嚴鳳英故居黃梅戲特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建設全息影像互動展廳;聘請黃梅戲院校畢業生運營“鳳英劇社”,開展周末游黃梅常態化活動,使旅游資源得到綜合開發利用。推進“仙女散花”菊花園區建設,全面實施“黃梅戲·菊”設計方案,栽植新品種菊花200畝、120萬株,完成觀光小火車、園區步道、綠雕等黃梅戲元素建設。完善景區配套,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嚴鳳英故居周邊特色民宿區,加大黃梅戲文化旅游商品開發力度,探索與長三角地區研發合作菊花啤酒、菊花白酒、菊花餅等特色農產品,推動實現“一個人物”(嚴鳳英)、“兩種文化”(戲曲、農耕)、“三味體驗”(吃、宿、娛)的有機融合,促進黃梅村特制村建成。
真抓實干,繪就鄉村壯美畫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鄉村振興需要腳踏實地,久久為功。接下來,黃梅村將在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持續擦亮“七仙黃梅”品牌,以安徽省美麗鄉村重點示范村、安徽省“鄉村治理試點示范村”、安慶市“雙創雙爭”學用示范基地為起點,發揮“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真抓實干,繼續打造全國示范村鎮、全國文明村,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模范村”,繪就“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張國文)
上一篇:羅嶺鎮妙山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
下一篇:羅嶺鎮鳳溪社區:建設四好農村路 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