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大龍山鎮:服務重點項目 助推鄉村振興
日期:2021-09-18 10:25:00 來源: 點擊:
真情服務群眾,肩上扛著責任;日行一萬多步,東頭走到西頭;皮膚曬得黝黑,腳下沾滿泥土;吃住都在社區,加班更是常態;這就是宜秀區大龍山鎮百華社區所有拆遷一線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
他叫沈立武,是大龍山鎮黨委副書記。在接到上級分配的百華社區舜天項目征遷掃尾工作任務后,他迅速投入到舜天項目的征遷掃尾工作中去,第一時間召集攻堅專班和社區人員召開會商會議,學習拆遷政策和文件精神,研究拆遷工作方案,確保按期完成任務。他不怕似火的驕陽,不怕個別群眾的冷漠,克服一個個的困難,為這次舜天項目攻堅傾盡了全力。

他們是大龍山鎮政府的干部,也是協助百華社區舜天項目攻堅專班“小分隊”。自上級分配他們到百華社區舜天項目拆遷工作中后,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做好的拆遷戶思想工作,講究工作方法,當拆遷戶對政策不理解、抵觸情緒比較大時,他們耐心細致的做好宣傳、解釋工作。這支“小分隊”廢寢忘食、起早摸黑,一心撲在拆遷工作的第一線。每一個拆遷戶的門檻他們不知踩了多少回?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不知吃了多少閉門羹?不知聽了多少難聽話?不知為了解決拆遷戶的難題跑了多少路?面對他們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他們沒有一句怨言,靠著自身人脈廣、關系熟的優勢,主動上門和拆遷戶聊天談心,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反反復復做群眾工作,為社區征遷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不畏困難,不厭其煩,擺道理,講政策,使舜天項目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并高效地完成了工作。
他們是大龍山鎮百華社區工作人員,自舜天項目拆遷工作啟動以來,他們工作時間延長化,實行“白+黑”;工作形式多樣化,實行入戶上門化,選準“溫情”路線;工作態度勤快化,實行“腳勤、腦勤、嘴勤”。舜天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很多人簽約之后還是不舍得搬家,對此社區選準“溫情”路線,見人就喊大爺大娘,社區一班人幫著拆遷戶拆毛氈、拆門框,讓他們多賣一點是一點,幫著拆遷戶搬家具、搬家電,輕拿輕放,讓他們能用一件是一件。“還有這么多大件東西沒法搬,我正在發愁呢,沒有想到今天你們就來幫我搬家,真是非常感謝你們!”眼前的大爺是其中一位拆遷戶,行動不便,孩子又不在身邊,老人忙著搬家已經好幾天了,但由于東西多,還有大件家具,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看到前來幫忙搬家的社區人員,老人十分感激。
9月16日凌晨,舜天項目最后一戶協議簽訂。鎮村干部夙興夜寐,連續作戰,終于將困擾龍城路貫通的一個個難題破解,至此,百華社區舜天項目5戶簽約任務已順利清零。下一步社區將再接再厲,加大拆遷搬遷力度,盡快實現雙清零,全力以赴保障龍城路重點項目、民生實事有序推進,加快疏通鄉村振興的交通“大動脈”,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蔡婷)
上一篇:大龍山鎮總鋪社區:尊師重教帶動鄉村人才振興
下一篇:大龍山鎮燎原社區:打造服務型社區 提升居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