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山鎮:美麗鄉村添底氣 鄉村振興迎客來
日期:2021-12-24 10:07:39 來源: 點擊: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美麗鄉村示范區內既有剛剛揭開神秘面紗的田園鄉村旅游綜合體,又有特色田園鄉村采摘園,還有鄉村生活民宿,獨具個性的鄉村田園,成為總鋪社區鄉村振興的“新名片”。
近年來,大龍山鎮總鋪社區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實現城鎮品質“蝶變”與鄉村振興“質變”的同頻共振,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從市區驅車前往總鋪社區美麗鄉村,只需半個多小時,就能完成從“繁華都市”到“世外桃源”的切換。漫步村內,只見白墻烏瓦、水木清華,處處散發著恬靜淡然,一幢幢淡灰色徽派建筑隨處可見,游客絡繹不絕。

產業振興,鄉村旅游迸發新活力。社區以產業振興為主導的蝶夢·魯家沖鄉村旅游項目順應而生,圍繞魯沖水庫景觀帶,山水環繞、良田伴鄉。以“一個中心,兩帶聯動,三區增長,聚集發展”為結構布局,愛情山,孔雀臺,情緣地,定終身;打造兼具生態及文化內涵,休閑度假、親子娛樂、研學教育、產業示范、鄉村振興于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游度假區;社區先行先試,以旅游產業為發展紐帶,以本土鄉村氣息為特色,打造“旅游+民宿”為主題的新生活示范區民宿度假康養區,以打造“旅游+民俗”為主題的民俗街休閑體驗帶,以青少年教育和戶外運動為特色的山地游玩區,自然景觀和環保科技完美結合的田園觀光農家樂體驗區……這些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景點連點成片,匯聚成一個地域特色與時尚元素交相輝映、自然景觀和文化體驗深度融合的鄉村旅游綜合體。
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定位,讓蝶夢·魯家沖其他美麗鄉村實現功能互補、融合發展,在帶動村莊發展的同時,也為周邊的鄉村民宿、農家樂餐飲配套帶來了新客流、新效益。
此外,社區還對全域旅游范圍內的農副產品、文創產品進行整合,目前,正在全面搜羅全域旅游范圍內的旅游商品線上銷售,不僅對全域旅游范圍內的企業進行了宣傳,也促進旅游消費升級,推動社區鄉村旅游持續迸發新活力。
城鄉融合,奮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社區美麗鄉村的打造不僅為居民增添了一個假期好去處,也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崛起強大,對全鎮推動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目前在全域旅游示范區內有偶然間、軍之蘭、農家樂、草莓園等4家特色農家樂,同時周邊有200畝的桃園、梨園以及50畝的無花果、火龍果采摘園,社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構建多業態產業體系、多要素生產體系、多主體經營體系、多元化投入機制、多渠道促進增收的現代化農村發展格局,走出一條產業發展綠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將魯沖片區打造成全區乃至全市的農業休閑觀光體驗村,實現由純農業村向農旅融合、第一和第三產業互補、生態環境同經濟發展共進的轉變。接下來,社區將繼續謀劃長效管護機制、村史館建設、文化長廊及鄉村舞臺建設、理事會長效治理等10項項目建設,以提高居民素養,為鄉村振興打下物質和精神的基礎。
常年在外務工的嚴師傅今年回村開民宿、做農家樂,他對鄉村旅游充滿希望,感慨的說道:“我建造這個民宿,是為了像我一樣漂泊異鄉的人一個念想,現在家鄉發展的這么好,政策支持,回家就是我們的歸宿”;村民李思何夫婦在家鄉承包了魚塘,周末有游客過來垂釣。不僅能在家做農活,帶孩子,還能掙到不少零花錢,夫妻倆準備擴大規模,叫遠在江蘇的女兒、女婿回鄉發展;70多歲的李老夫婦在家中養土雞和土雞蛋,不愁銷路,每月能增收1000元……鄉村旅游帶動當地村民就業超過百人,人均增收3000元。
每一位來到總鋪美麗鄉村的游客,在感慨城市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同時,還能在美麗鄉村中體驗到不一樣的鄉愁。開局“十四五”,站上鄉村振興新起點,總鋪社區將緊扣打造“省級美麗鄉村”的要求,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奮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何妮娜)
上一篇:大橋街道太平村集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 扎實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下一篇:羅嶺鎮姥山社區:防詐宣傳進家門 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