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山鎮:抓生態文明建設 促鄉村生態振興
日期:2021-12-30 09:12:06 來源: 點擊: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今年以來,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引導群眾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產業,通過發展特色農業、生態旅游等產業,用創新驅動助力綠色崛起,用田園風光留住鄉戀鄉愁,著力打造生態文明的“總鋪樣本”,著力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做大“金山銀山”,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社區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依托獨特山水資源,充分挖掘和發揮人文優勢,扎實推動農村綜合整治,補齊農村污水垃圾設施短板,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優化旅游產業等發展的基礎設施,加快產業興旺步伐。通過改革創新和市場化方式,打造“一村一品牌”,使農村土地、勞動力、資產、自然風光等要素活起來,推動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實現鄉村產業企業化經營,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農村。
近年來,通過集中攻堅農村拆除旱廁、私搭亂建,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模式、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創新實施幫扶機制等措施,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努力將荒山變青山、濁水變綠水、窮區變景區,奮力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初步實現了生態轉型。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發展思路,打造了阮樓、范圩、嚴屋三個自然村莊為中心,圍繞魯沖水庫景觀帶的區域化旅游示范區,家住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區的嵇達麗說:“我們村樓房成棟,道路旁樹木繁茂,村民入股合作社收益頗豐,綠色發展之路讓我們的生活很幸福。”

建美“綠水青山”,加快打造生態宜居新家園。鄉村振興,離不開綠色發展。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統籌鄉村發展布局,以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著重解決農村環境治理、污水排放、道路改造、綠化提升等問題,扎實推進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在解決制約農村生產生活突出問題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改善農村環境,確保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2021年初,社區對新屋組荒地進行整合,完成8000平方米的綠化建設,對嚴屋組居民房前屋后新增綠化面積1000余平方米;對魯沖水庫周邊綠化進行改造升級,栽種箱裝棕櫚50顆,芭蕉樹50顆,綠化草皮450平方米。年末,建設3000平方米生態綠化公園,農村綠化率達到45%以上。綠色生態與現代建筑交相輝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構筑起總鋪社區蔥蔥郁郁的村莊風貌。

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建設生態文明新鄉村。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社區深入開展綠色村莊、生態示范戶、美麗庭院等創建活動,引導人們生產、生活、消費觀念的轉變。強化環境法治宣傳,將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相關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增強村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并逐漸轉化為自覺行動。
與此同時,社區以志愿服務為載體,大力弘揚社會公德。成立12支志愿者隊伍,積極組織志愿者參與義務獻血、關愛孤寡老人、衛生整治、村莊保潔等活動。充分挖掘農村文化能力和文藝骨干,組建1支文藝隊伍,經常性開展活動;組織電影、社戲、醫療等“三下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近年來,總鋪社區積極對標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要求,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要民生工程擺在社區發展的突出位置來抓,著力將生態文明示范社區創建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為提升全鎮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加碼加力。(何妮娜)
上一篇:大橋街道太平村: 深化文明城市創建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下一篇:羅嶺鎮鳳溪社區:鞏固醫保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