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了、山綠了,水清了,村美了,居住環境也越來越舒適了,村民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幸福感更高了。”煥然一新的宜秀區羅嶺鎮串起了一幅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羅嶺鎮立足本地特色資源,持續推進鄉村產業興旺和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等工作,不斷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營造產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好新局面。
小蔬菜變成致富“金鑰匙”
走進羅嶺社區羅嶺生態園蔬菜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連片的蔬菜大棚,宛如錯落有致的巨大“銀飄帶”,蔚為壯觀。大棚內一片熱鬧景象,篩選、采摘、運送、移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從生態園蔬菜基地開始興建的時候,我一直在這務工,一天能掙到80塊錢,到年底大概能掙到一萬塊錢左右。”汪榮玉微笑著告訴記者,作為脫貧戶的她經村里介紹在基地務工,平常的工作包含挖溝、整地、施肥、摘菜等,因為家在附近,務工的同時還能就近照看家里孩子,她很高興能有這樣的工作機會。
羅嶺社區為了鞏固脫貧成果,流轉土地220畝,實施羅嶺社區生態園提升工程,F已種植40畝大棚蔬菜,每畝年產蔬菜2萬斤左右,預計年純收入能達到40萬元,同時蔬菜大棚也帶動了當地群眾的就業。
產業發展是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羅嶺社區結合實際,積極開拓思路,創新農業發展方向,在“大棚經濟”上做文章,大力發展培育特色高效農業,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使蔬菜大棚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鑰匙”。
全力創建美麗鄉村示范點
“這幾年村里路修好了,路燈也亮起來了,還修建了許多公共基礎設施,有健身廣場、鄉村大舞臺、法制廣場等,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滋潤了。”花元村的老黨員張長春經常在廣場活動,路燈亮了,墻美化了,配套設施興建起來了,花元村處處洋溢著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帶來的可喜變化。
近年來,花元中心村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除了道路亮化工程外,還實施了墻體粉刷、墻體彩繪、污水處理、“廁所改革”等措施,逐步完善基礎配套設施,一幅村凈、景美、人和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我家門前的旱廁也改造完成了,臭水塘也清理了,現在還建設了廣場、娛樂場所,門前鄉村道路都硬化了,與過去相比,現在環境變得特別好,我們居民住著也舒服。”花元村的變化群眾看在眼里,同時也樂在心頭,美麗鄉村示范點的建設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數。
花元村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就地取材改善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截至去年年底新增改水改廁260余戶,全村共投放垃圾桶200余只,做到垃圾分類,新增綠化面積2000平方,新增亮化路燈100余盞,新增硬化道路7.9公里。同時也積極號召廣大居民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因地制宜發展小菜園、小竹園、小花園、污水處理、安裝亮化等20多處,奮力走出一條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治理優的鄉村振興之路。
羅嶺鎮將統籌各種資源向鄉村振興聚焦,整合各方力量向鄉村振興聚力,持續做大做強鄉村產業,全力創建美麗鄉村示范點,使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吳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