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政協四屆三次常委會議暨“創新村(社區)治理 構建百姓幸福共同體”資政會召開
日期:2022-11-15 12:18:20 來源: 點擊:
11月14日,宜秀區政協四屆三次常委會議暨“創新村(社區)治理 構建百姓幸福共同體”資政會召開。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曙出席會議,區政協主席汪龍生主持會議,區委副書記張吉全出席并講話。區領導劉曉麗、張婷、陳啟講、涂潔貴、吳桂芳、饒道芳、潘宏,區政協秘書長陳海陽出席。
會上,區政協副主席饒道芳宣讀了《關于創新村(社區)治理 構建百姓幸福共同體的調研報告》,三位政協委員代表相關課題組作了專題發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信訪局分別作了回應發言,審議通過了《關于創新村(社區)治理 構建百姓幸福共同體的建議案》。
受區委書記鄭志、區長吳曙委托,張吉全代表區委區政府對區政協以及區政協委員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他指出,區政協資政會始終緊扣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和重點熱點問題,選題準、調研實、成效好,要仔細梳理、認真研究,進一步豐富完善工作思路,及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舉措,共同做好“基層治理”這篇大文章。
張吉全強調,創新基層治理,必須堅持“三大原則”。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激活基層治理“動力源”。二是堅持群眾滿意,樹牢基層治理“風向標”。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抓住基層治理“牛鼻子”。創新基層治理,必須突出“五大重點”。一要加快法治宜秀建設,全面實施“八五”普法,開展法律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推進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著力提升基層黨員、干部法治素養,引導群眾積極參與、依法支持和配合基層治理。二要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大力開展文明村鎮建設,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作用,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三要健全群眾自治機制,推廣建立“紅哨宜站”“和美宜秀”等黨建平臺,發揮“和慶豐”“微林春”“卓爾來幫辦”等村(社區)自治品牌影響力。四要用心辦好民生實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實施“十大暖民心”行動,加快還建安置進度,提升優質教育供給能力,改善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五要大力發展村級經濟,要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富民產業,按照“效益優先、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工作思路,探索實踐“公司+基地”模式,加快推動農業產業規;、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堅定不移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創新基層治理,必須強化“三大保障”。一要擰緊責任鏈條,區委區政府將切實擔負起領導職責,鄉鎮(街道)和村(社區)要切實提高一線抓落實能力,區直相關部門要落實“基層吹哨、部門報到”要求。二要加強隊伍建設,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持續加強村“兩委”干部、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優化村級干部隊伍結構。三要健全考核體系,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辦法,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汪龍生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的使命任務,聚焦區委、區政府中心任務,認真履職盡責,積極獻計出力,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要準確把握基層社會治理的新部署新要求,充分發揮政協組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聚焦主責主業,通過協商議事室、委員工作室、界別活動室等平臺,切實推進政協協商同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努力為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構建百姓幸福共同體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撰稿:何青 審核:陳海陽 何宏宜)
上一篇:省穩住經濟大盤督導服務第十五組到宜秀區調研
下一篇:宜秀區青年工作聯席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